“雙碳”目標之下,低碳、生態、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的時代命題。位于北京西二環阜成門地鐵上蓋,有一座城市有機更新項目,原是京西第一高樓四川大廈的商業,這里曾是經營了22年的阜成門華聯百貨商場,隨著首都核心功能區的規劃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升級迭代,2021年12月30日中海商業正式發布將此項目定位改造為與金融科技共生的商辦聚合體項目,經過一年多的改造,在2023年面市。更名為北京中海商務中心后,項目以數智化科技賦能打造低碳建筑,于首都核心區競逐可持續發展賽道。 (四川大廈裙樓商業改造前后對比圖) 多方合力,共筑低碳實驗室 2023年3月30日,中海商業副總經理,COOC中海商務、OFFICEZIP自由辦公品牌主理人唐安琪女士攜手國際知名企業——大金(中國)、建筑運營領域卓越的數智化服務商——博銳尚格,以及聚焦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管理類期刊——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在北京中海商務中心共同發布全行業首創的“中海商務碳足跡實驗室”。中海商務致力于用更智慧的方法和工具,實現碳足跡全生命周期的捕捉、計量、減排,倡導寫字樓入駐企業和用戶等社會群體共同參與低碳事業,用碳意識日常化,落實和支撐全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北京中海商務中心將作為COOC中海商務碳足跡落地的首個實驗場,為引領中國商辦市場節能減排,實現國家雙碳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中海商務碳足跡實驗室啟動儀式) 數智共生,以零碳樓宇為目標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已逐漸成為國際建筑界的主流趨勢。中海商務將多維技術創新組合應用于城市更新標桿項目北京中海商務中心。 首先,設計、施工選擇綠色低碳建材。項目采用了可循環利用泥克石+超白LOW-E玻璃,LOW-E玻璃的特性是透光率高,擁有良好的隔熱特點,能有效降低室內空調能耗。 其次,能耗,是商業建筑體實現低碳之路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中海商務中心改造中鋪設了屋面光伏,通過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實現了建筑自給自足的電力供應。應用光儲直柔技術(指太陽能光伏、儲能、直流配電和柔性交互四項技術的簡稱),在白天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后,將剩余的電能儲存起來,晚上再利用,實現了能源的更好利用。 (中海商務中心屋面光伏BIM圖) 另外,項目采用的大金VRV空調,其新風系統采用了熱回收功能,通過熱回收室內熱量預熱室外冷空氣,也能達到高效的節能效果。 在運營端,延續COOC中海商務及OFFICEZIP自由辦公在低碳運營、綠色租約等方面的低碳行動,北京中海商務中心將綠色可持續的理念深入入駐企業。中海商務首創的碳積分管理體系,分為企業碳積分和個人碳積分,企業和個人均可通過減少空調使用、綠色出行等方式累計碳積分,在中海商務的產業鏈、生態圈中,以低碳積分兌換增值權益,擁抱零碳的新消費精神,鼓勵個人和企業一道致力于環境保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凝聚共識,帶領辦公用戶一起走向更清晰、明確的低碳未來。 此外還建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碳管理平臺,形成辦公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解決方案,推動低碳辦公產業化應用。例如,作為樓宇的運營方,采用物聯網式能源管理平臺:下班后,工作人員會進入到管理后臺,通過傳感器可以檢測到每個房間是否有人,對無人的房間,工作人員在后臺可協助關閉燈和空調,通過柔性控制技術,實現節能目標。 (中海商務中心數智化設備管理運營后臺) 面向未來,中海商務碳足跡實驗室將持續聚焦商辦領域的數智化低碳應用,助力商辦行業邁向全新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共創綠色零碳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