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森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行業領先的低氧氣體環境調控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憑借著低氧、恒濕、氣密、潔凈、穩定的產品特性,先進的低氧氣調保護技術、強大的系統運行能力,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保障體系,成功中標上海圖書館低氧氣調殺蟲室及低氧氣調儲藏庫房(關鍵詞:低氧氣調、展示型珍品庫房、殺蟲系統、古籍、CATHSE)。 森羅股份(代碼:870757)在本項目中融合了“CATHSE”技術,將設計交付低氧氣調殺蟲室及低氧氣調儲藏庫房系統設備。該系統具有氣密性好,濕度穩定、氣體潔凈度高、智能化等特點,曾榮獲第三屆、第五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及優秀獎。其中,高氣密殺蟲室/庫房換氣率≤0.05/d(即至少20天換氣一次),滿足國內現行標準要求;殺蟲柜換氣率≤0.02/d(即至少50天換氣一次),優于國內現行標準50倍。 常壓低氧氣調殺蟲系統由殺蟲室、殺蟲柜,制氮裝置、綜合檢控裝置、安全保護報警裝置、增氧裝置、控濕裝置、系統控制軟件等組成,長期維持系統內氧含量、濕度的穩定性,隔離外界污染性氣體的入侵,不改變空間壓力不損傷藏品,實現文物、古籍的“潔凈、穩定、低氧、恒濕”的殺蟲防霉目的。 圖1 常壓低氧氣調殺蟲系統原理示意圖 低氧氣調儲藏庫房由儲藏庫房、高純制氮顯控箱、增氧裝置、控濕裝置、綜合顯控平臺、掛畫專用密集畫架、多用密集型防震文物儲藏專用架、書畫展示架、書車、書梯等組成。 圖2 低氧氣調儲藏庫房原理示意圖 本次中標項目將搭載森羅股份二十年技術積淀的高密封環境下氣調保護技術(Controlled Atmosphere technology of High Sealed environment)簡稱“CATHSE”。CATHSE技術通過將文物與外部環境隔離形成文物儲藏小微環境,用以阻隔大氣中灰塵、溫度、濕度、有害生物、污染氣體和光照對文物的影響,將環境對文物損害降到最低;再通過對環境內氣體調控,創造出恒濕、潔凈、穩定、低氧的儲存環境,實現文物預防性保護。 低氧氣調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文物、古籍、珍品檔案預防性保護技術,它以氣密空間為基礎,采用低氧氣調設備產生潔凈的低氧氣體,將儲藏空間內原有的空氣置換出去,并通過氣體檢測控制設備長期維持儲藏空間中氧含量、濕度、顆粒物等參數的穩定性,營造出最適宜文物、古籍儲存的“穩定、潔凈、低氧”的微環境,實現文物、古籍長期儲藏及預防性保護等目的。 1 阻斷氧氣對文物、古籍的電化學和化學腐蝕; 2 防止光化學腐蝕和酸化水解氧化反應; 3 抑制蟲霉滋生或繁殖; 4 防火、防盜和防鼠的作用。 國內外運用低氧氣調技術對文物、古籍進行保護不乏先例。例如美國“獨立宣言”低氧展柜、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的“木乃伊”、匈牙利的“史蒂芬皇冠”、法國的“拿破侖衣物”低氧展柜等,大英圖書館6000m3的低氧儲藏庫房,以及梵蒂岡30000m3的地下低氧文物庫房等,滿足書籍、文物等藏品長期預防性保護儲藏。 該系列產品已經應用于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絲綢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國鐵道博物館、清華大學、天津博物館、天津師范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龍華烈士紀念館、浙江大學、浙江圖書館、廣東省檔案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孔子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南京大學、南京美術館、蘇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圖書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桂林博物館、福建省圖書館、江西省博物館以及私人收藏機構等數百家單位。 森羅股份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天津市專精特新企業等,公司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擁有專利300余項,發明專利100余項,參與編制了多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承擔了多項國家及市級科技計劃,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天津市重點新產品、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等榮譽。 森羅股份始終堅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客戶需求為前提,以自有核心技術為基礎的產業發展思路,不斷地在各個業務領域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致力成為細分領域低氧氣調技術的創新者和引領者,為客戶創造價值,推動行業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