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10月14日,習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要繼續鼓勵引導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 為積極探索后疫情時代下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結合兩岸優勢產業,集思廣益、克服危機,發現新機,10月16日下午,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指導,深圳市中芬創意產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創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海峽兩岸青年創客論壇在中芬設計園成功舉辦。論壇以“兩岸聚焦·智創未來”為主題,聚集優秀青年創客,聯動海峽兩岸創客文化、智慧服務、創新設計等領域的創新力量,以設計之力搭建創新合作平臺,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深圳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楊莉、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中芬設計園創始人封昌紅以及各界創客嘉賓、媒體代表等百余人出席,線上觀看量達30000余人次。 建立深臺協同創新機制,跑出“雙創”發展加速度 風雨崢嶸四十載,改革開放謀發展。福田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從“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轉型,積極打造創新活躍、人才集聚、業態豐富、功能完備的創新創業高地。進入5G時代,在智能化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各行各業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不斷深化創新設計改革,打造兩岸創新發展新引擎。 論壇上,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中芬設計園創始人封昌紅首先談到她兩天前受邀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的激動心情,她提到,在剛結束的40周年慶祝大會之后,又迎來了2020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六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這樣的時間節點,讓我們的“兩岸聚焦·智創未來”海峽兩岸青年創客論壇更加意義非凡。封昌紅感謝了楊莉副主任的出席與悉心指導,她提到今年的中芬設計園國際創客嘉年華活動結合時下熱門科技,創新傳播模式,是由“三朵云”覆蓋的活動,分別是 “云論壇”、“云展覽”和“云體驗”。 回顧兩天前的40周年慶祝大會,封昌紅表示最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是習總書記評價深圳40年積累的10條經驗中第四條: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以及總書記對深圳提出新要求的第一條貫徹新發展理念中提到的:“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大力發展金融、研發、設計、會計、法律、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她說提到,中芬設計園作為一個深圳國際化的載體,同時又是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和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認定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區,我們的使命升級了。在后疫情時代,疫情無情,但是人的智慧是無限的,尤其是在深圳,我們是“敢為天下先”的代表。我們要以更好、更智慧的方式,以更大的格局在新的起點上努力加油! 楊莉副主任在致辭中表示,今天來參加中芬設計園的活動,讓她在疫情之后再一次感受到一種新業態和新模式的轉變。她提到,我們剛剛宣布了深圳的精神,16個字——“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這也是所有創新創業的伙伴們的人生價值追求和事業的無盡動力來源。中芬設計園作為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和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認定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不管是在空間還有平臺、政策、利好,以及活動、交流、競賽等等各個方面,都在為我們海峽兩岸的青年創客創造更多更好的交流和服務平臺。讓大家在創意和奮進當中增進了解,加強交融。楊莉副主任還提到,企業和城市的升級轉型都需要我們大力發揚創新創業精神和對美好的追求與創造。她號召海峽兩岸青年創客,在這個創新創業的時代,用創意為我們的生活插上更多隱形的翅膀,為我們的城市插上更加國際化友好的色彩。 集中創新力量,實現深臺“雙創”發展高度融通 數字經濟時代,5G網絡、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正在成為產業升級的賦能者,為創客找尋數字設計提供了新視角,同時也為創客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站在深圳特區40年發展“風口”,中芬設計園立足創新設計制高點,聯動海峽兩岸工業設計與產業資源亮點,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把握設計發展的方向,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切實增強“雙創”發展話語權,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在深圳多年創新創業的臺灣創客李大維先生講述道,深圳作為走向國際舞臺的跳板,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項目落地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提到,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從深圳這里走出去,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工業基礎優勢,開放創新的供應鏈模式,給很多年輕創業者走向世界各地的機會,也是青年創業者去思考挑戰未來的機會。 張九州分享了自己在2014年“雙創”的風潮下,與另外幾位新銳設計師創立的年輕化設計品牌——佳簡幾何。分享過程中,他詳細介紹了佳簡幾何如何通過創新活力快速在行業內脫穎而出,洞察時代中最富有創造力的生活方式,以品牌力+產品力為核心助力客戶打造年輕化、有活力的品牌,幫助越來越多的創客團隊、初創企業走向世界500強。 國浩律師(深圳)事務所張藝齡女士帶來“知識產權與品牌價值”主題分享。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綜合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品牌建設與知識產權密不可分。張藝齡以多項商標權案為例,講述了知識產權對品牌保護的重要性——用法律手段維權,保護品牌不受傷害。張藝齡提到,知識是有力的,通過品牌知識產權可以發掘知識力,增加企業營收;而知識產權又是門檻較高,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建議由專業人士進行申請或是維權。 從創業之前的兩次大陸行,到騰訊的工作經歷,再到如今作為新生活模式的探索者,熱愛生活的90后臺灣男孩周伯彥一直在尋找飛速發展的城市節奏與悠閑愜意的社交生活之間的平衡。為更好地增進兩岸青年交流,促進兩岸相互了解,周伯彥和團隊組織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節、香格里拉跨年派對等線下活動,希望以活動為紐帶,連接兩岸青年群體,增強文化認同,并將兩岸生活美學不斷融入深圳,碰撞出多元化的生活模式,享受創意生活體驗。 構建“雙創”生態,展望兩岸創新發展新征程 中芬設計園作為深圳建設創新引領型全球性都市的一張靚麗名片,是中央臺辦和國務院臺辦認定的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同時也是“國家級眾創空間”,一直致力于滿足智能互聯時代下大眾創新創業新需求,打造多元化創新創業服務新平臺,幫助青年創客實現創意與夢想。目前,園區空間入駐率達90%以上、孵化創業團隊和眾籌項目達300多個,成功率達86%。 園區采用“中外合作+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運營” 的商業模式,依托深圳開放創新實驗室(MIT FabLab)作為苗圃實現“從0到1”,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幫助企業“從1到N”完成創業孵化,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作為加速器幫助企業實現“從N到品牌”,以“苗圃-孵化-加速”三步曲,構建了從創新個體(Makers)到創業團隊(Startups)再到創新企業(Enterprises)遞進式的創新服務體系,搭建了以開放創新實驗室(眾創)、工業設計(眾包)、Indiegogo(國際眾籌)、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眾扶)的“四眾”綜合創新生態平臺,實現了從“集聚”到“裂變”的全產業鏈閉環。 同時,中芬設計園依托深圳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整合政策、資金、人才、技術和空間資源,多次舉辦海峽兩岸青年創業主題活動、承辦臺灣金點設計獎復審會議等活動及賽事,盤活海峽兩岸存量資源,助力產業創新,推動轉型升級,以新生態打造“雙創”新階段。 面對今年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社會各界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海峽兩岸人民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弟兄,更應該團結一心,以創新驅動發展,匯聚智慧和力量,開創交流與合作,構建深臺一家新模式,推動兩岸創客交流交往提質增效,適應全球科技創新新格局,應對全球融合發展新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