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陽光明媚,微風習習。紅拳鷂子高三派第六代傳人,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全真龍門千峰先天派第四代傳人肖春龍先生創辦的春龍武道堂開堂儀式及收徒儀式在北京香山春龍武道堂隆重舉行。 春龍武道堂傳承簡介 【一】陜西鷂子高三派紅拳 紅拳起源于周秦、揚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國民族武學重要一脈,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拳是陜西關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方拳的主流派。它以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藝并存、以撐補撐斬為其母、勾掛纏粘為其能、化身閃綻為其妙、鉆身貼靠、腿法凌厲、刁打巧擊為其法,享譽武林。 【二】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創始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拳師陳王廷。其風格特點是架勢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內勁統領全身,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以腰為軸,節節貫穿。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皆靜,運動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發勁時松活彈抖,完整一氣。陳式太極拳是中國古老的拳種之一,也是目前人們最喜愛的健身項目之一。陳式太極拳是依據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術,綜合武術技術創編而成的。因此,練習陳式太極拳可以平和陰陽,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全面提高人體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各項生理機能,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距今已經流傳發展了400多年了,是我國傳統武術之瑰寶。 【三】龍門千峰先天派 中華道家內丹養生術,源于上古,興于唐宋,是中國特有的養生瑰寶,也是道教最核心的修行方法。傳統丹道修行,最重傳承,須知源流,方能入得正途。知之真而后行之始真,入正途而后方可成正果。龍門丹法,屬北宗清凈丹法,作為“教外別傳”、至高無上的修持體系,經歷代先祖親證實行,其修持方法不斷完善,堪稱玄門之秘寶、登仙之天梯。明清以后,龍門派宗師輩出,人才濟濟,修有所成者不可勝數,故有“龍門、臨濟半天下”之說。先賢云:“寧走龍門,莫行蛇道。” 千峰先天派所承之丹道,主要源自全真龍門派,其次是全真南無派,另外還借鑒了佛教禪宗及儒門等其他宗派的理論及思想。本支脈歷代祖師中,有道有儒有釋,龍門、南無、臨濟及其他一些正門,匯流于千峰,這在玄門各宗各派傳承中,實屬非常罕見之事。 春龍武道堂本著“以武入道,修身養性”之理念,以武強身,以武防身,以武入禪,以禪入道,享自然之天壽為宗旨而創辦。 幾百年來,師徒相授一直是武學文化的傳承儀式。因此,武術界特別強調師徒名分,講究尊師重道,遵崇傳統禮儀,只有通過拜師入門,才能成為正式入門弟子,沒有拜師的學生則只能稱為記名弟子。自古以來無論是師父還是弟子,都把拜師儀式看作是一件非常隆重嚴肅的事。 “師者,授業解惑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注重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淀,也是中華文化得以發揚光大的重要保障。 今天拜師的有六位弟子,他們堅持不懈刻苦的練功,熱愛國學文化熱愛武術,喜愛禪修尊重先生!并希望能向先生一樣,把武術太極道功作為終生的修煉,開悟明理,強身健體,包容豁達,溫暖社會,傳播和發揚傳統文化。 拜師儀式見證人 為了今天這個莊嚴的儀式,特意邀請了師父的同門前輩和師兄弟以及社會各界精英朋友以證嚴肅性。 他們是: 世界武術聯盟主席王百利先生; 千峰派弟子馬長徑先生; 陳式太極拳丁三先生; 北京陳氏太極拳十二代弟子許坦先生及家人; 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弟子鄭慶龍先生; 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張宗紅先生 陳氏太極李新政先生; 社會精英郭忠先生; 香山音樂人吉烏爾鵬; 新媒體CEO張瑞女士; 北京市著名律師趙曉天先生; 陳式太極拳友顧楓先生; 導游收藏尚蘭杰先生; 企業策劃師肖雨先生; 著名中醫正骨調理師梁世寬先生; 肖春龍先生的姐夫和外甥家人,以及先生的好友和弟子們,熱烈歡迎他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這次拜師儀式莊嚴的見證! 拜師儀式后,肖師傅及各位武林精英紛紛展示了精湛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