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春節前就完成的裁員風暴,伴隨著北方的降雪和南方的寒潮,再次刮來,挺冷的。 本周,滴滴宣布裁員2000人,京東則要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高管,而易到的投資機構開始公開甩賣股權,人人車被傳倒閉……而在節前,大叔團隊的粗略統計發現,至少20家大中型企業都宣布了裁員計劃。 今天上午,阿里巴巴則官方宣布“今年不裁員”。大叔看完了阿里官方微信短短100字的描述,不得不給阿里公關點一個贊,公關的價值和藝術盡顯。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叔簡單聊聊。 分析之前,先說一個大前提:在裁員與不裁員的問題上,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公關團隊沒有決策權,但在善后的處理上,和對事件的描述上,宣布的時機上,公關需要配合做很多工作。寫此文的目的主要是讓你感受阿里公關的段位,當然,模仿起來很難。 滴滴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2月15日上午,滴滴召開內部月度全員會議,滴滴CEO程維宣布公司將做好過冬準備,2019年會聚焦當前最重要的出行主業,繼續加大安全和合規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將對非主業進行“關停并轉”,對業務重組帶來的崗位重疊和績效不達標的員工進行減員,整體裁員比例占到全員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隨后,在職場類社交媒體上,開始爆出滴滴裁員的賠付方案。媒體也跟進報道,來自《財經》的消息,滴滴HR約談了探索多元化業務的R-Lab部門員工,給出了裁員的具體賠償方案:補償一般為N+1個月,如果本周能確認,再額外給一個月補償,這一個月補償是給被裁員工留出找工作時間,即本周確認,三月份工資和五險一金滴滴照發。 在公開媒體渠道,滴滴的公關只是否認的海外業務壓縮的問題,并沒有正面回復裁員問題,也相當于默認。但在脈脈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滴滴員工紛紛表示,在獲知賠償方案之后,大家甚至出現了“爭先恐后”申請被裁員的情況,也有員工表示,對滴滴的賠償方案以及處理裁員的細節上比較滿意,并表示:n遠大于1個月,希望滴滴越來越好,成為真正偉大公司”。 大叔發現,這兩張截圖,在大叔的多個社群里傳播,大家都評價滴滴在處理裁員上比較人性。所以,滴滴的公關在處理裁員輿情上,選擇自己低調(確實也很難高調),反而把對待員工關懷的具體舉措在社交媒體進行討論和展示。 大叔認為,不管這種行為是主動還是被動,都算是收到了不錯的口碑。如果裁員必須發生,那善后問題以及帶來的次生災害就是企業HR和公關最應該關心的環節。這也是大叔經常說的,讓離職員工說你好話,才是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也是員工關系作為公共關系的終極目標之一。 京東 上周末,在集團開年大會上,京東就宣布2019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此消息在本周被爆出。 京東官方對此的回應是:“京東集團正在積極推動‘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旨在盤活資源、充分發揮組織活力,為多元業務的發展保駕護航,以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雖然沒有正面回應高管的末位淘汰的具體數量和標準,但實際上給出了解釋,大叔的理解是:集團高管太多了,閑職太多,反而真正做業務的人少,所以,你如果今年還不承擔起來業務增長的責任,對不起,你得走人。 大叔認為,京東的這個做法,很符合其一貫風格,因為京東在處理業務調整的時候,尤其是對沒有做出成績的業務部門,都是先把業務負責人“干掉”,保留團隊,這也很得“民心”,而且從成本上考慮,處理10%高管節省的成本,可能比裁員1000位基層員工還高。 京東公關在處理此事上,安排了回應,也借此傳遞了公司轉型的策略和目標。 阿里 這是大叔最想說的。 今天上午,阿里巴巴官方發布了一條題為《阿里巴巴繼續開放招聘優秀人才》的文章,全文如下: 昨天,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內部管理會上明確表示,阿里巴巴不會裁員,相反將繼續開放招聘,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培訓計劃,同時投入更多的平臺資源,幫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張勇說:“今年我們不僅不會裁員,還要大力發揮阿里巴巴平臺的作用,全力拉動消費,帶動更多的制造業和服務業訂單。經濟不好的時候,平臺經濟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就業。”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的員工總數首次超過10萬人。 大家都在裁員,要在經濟寒冬中瘦身過冬,阿里卻反其道行之,請大家注意看大叔和阿里公關都加粗的張勇說的那句話,這句話是在對誰說? 大叔經常說公關是溝通,溝通需要明確一個對象,張勇這個話看似是在內部員工大會上說的,穩內部的軍心,但與此同時,其更大的價值在于對社會和對上的溝通,非常好地向政府傳遞了其對于“穩經濟、保就業”的態度和決定。 馬上就要開全國兩會了,“經濟”和“就業”這兩個關鍵詞肯定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重中之重,阿里作為一個企業,借著一次“互聯網裁員潮”的熱點,率先表了態。 與滴滴和京東相比,誰的格局更高,是不是瞬間看出來了? 當然,阿里公關這種“大格局”的公關藝術,并不是寫幾段文字就能模仿,其實是其一貫的公關風格,當然,阿里不裁員實際上有一個重要前提和一個潛在風險: 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業務的支撐和高層的決策,不裁員肯定得民心啊,那你能否接受得了這個成本?能否真正盤活效能?這其實更考驗企業運營的基本功,當然,還有公關的話語權。 一個潛在風險就是怎么做到知行合一。難道今年一年,阿里不會裁掉一個員工嗎?當然不是,正常的流動是必須的,但萬一有被優化的員工拿“不裁員”這個表態鬧事,就需要阿里公關的應對了。 顯然,阿里公關認為這個風險是值得冒的,但其實對一般企業的模范價值不大,因為這需要一個不小的門檻,但是你可以通過對比,看出來高手是怎么過招的,本文也就這么點價值吧,當然,大叔認為,三家公關各有千秋,也歡迎你在留言區點評。 最后,昨天,大叔其實特別特別想寫咪蒙,但我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