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奉勸華為和小米:不要輕易進入電腦行業,沒有10年做不出成績。 數據停留在2017年時,聯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僅只占0.4%,雖然說聯想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早已被淡化,各大數據榜上早已看不見聯想的蹤影,可以說,聯想現在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感越來越低,甚至可以說快銷聲匿跡。不過就算如此,聯想還是很看好手機的市場,打算在未來的幾年重新進軍中國市場,仍然將工作重心放到手機上面。 相對于華為小米這兩家在智能手機行業頗有建樹,較為出色的國產手機的品牌來說,最近幾年也在擴展業務,積極的往電腦行業方向發展,現如今華為小米已經發布了多款平板電腦、筆記本系列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推崇,紛紛購買,并吸引了外界各層的關注。但是對于剛剛起步就做出這樣成績的華為小米來說,聯想中國區的總裁劉軍卻并不認可他們現在的成績,他認為做電腦沒有個十年八載,根本不會做出什么成就來。 可能多數人認為,做電腦的卻是個十分復雜繁瑣的過程,了解電腦的人應該聽說過高通驍龍,現如今華為的麒麟芯片無論是從性能還是性價比上面,已經在逐漸超越它了。作為對比,在現在的電腦市場,國產的芯片發展還是遠遠落后于因特爾等等。 而在顯卡主板等方面的核心技術,的卻大多數的手機廠家難以完全掌握。在另一方面,現如今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已經取代了許多之前只有電腦才能實現的功能,這使得電腦行業的市場不斷在下滑,這也印證了聯想中國區總裁所言,想要進軍電腦,并小有作為,難度確確實實很大。 但是電腦市場雖然逐漸飽和,但是消費者們的需求卻與日俱增,雷軍當初推出筆記本的初衷是因為米粉反映需求未被滿足,而華為進軍筆記本行業也是因為傳統筆記本的體驗差。所以,即使筆記本市場已經飽和,但是小米和華為瞄準的卻是另一個全新的市場,是一個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的市場。 總的來說,中國國產智能企業的發展越來越成熟,范圍越來越廣,我們應該支持國產,一起目睹它們在國際舞臺上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