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過歷史的長河,城北早已脫胎換骨,在“北改”等系列紅利政策之下,城北一路開掛,發展神速,“財富城北”已經成為城北的標簽。但你可知道——其實城北還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要知道大名鼎鼎的三星堆文明就在城北!在城北,隨隨便便一條街可能都有幾千年的歷史,那些耳熟能詳的地名就更不用說,它們的背后可能有著你想不到的故事。那快來看看6個城北地名的有趣來歷吧! 新都 約在公元前七世紀,蜀王開明氏在今新都軍屯鎮附近營建了開明王朝的都邑。為了有別于杜宇氏的舊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為“新都”,為蜀王開明王朝的第一個城名。古人起名也這么隨意的么...... 大豐
![]() (大豐南豐公園) 大豐原名崇義橋,1959年,毛澤東同志的秘書田家英在此調研工作時,改名“大豐”,取“大豐收”之意。大豐自古民風淳樸,工商發達,以工為本,以商為用的傳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三星堆 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廣漢的湔江邊,成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黃土堆,猶如一條直線上分布的三顆金星,故稱三星堆。 三星堆古遺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濛陽 濛陽鎮歷史悠久,素有“濛州左都、天彭重鎮”之稱。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置濛州。期間又改了幾次的稱謂,到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彭州改州為縣,濛陽也改縣為鎮,稱濛陽鎮至今。 濛陽在幾千年前,曾是古蜀王朝故地,有很多文化遺址,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能與三星堆文明媲美,民間傳說中更有濛陽是‘太陽神鳥棲息地’的說法。可見濛陽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哇! 沐浴千年的歷史之光 北島在濛陽這塊寶地上熠熠生輝 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了新生的活力 中海外 · 北島地處北改核心線 深深扎根風水寶地濛陽 以匠人品質潛心打造1.5公里河岸生活區
![]() 購得濱河瞰景高層 大格局,大視野 足不出戶即可觀享濛陽河水岸風景
![]() 名校嘉祥,教育精英領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