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代武俠大師金庸的葬禮在香港舉行。13日,當人們尚未從吊唁金庸的沉痛心情中緩過來,就傳來了西方漫畫世界的“金庸”斯坦·李去世的消息。斯坦·李是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生前相繼創造了“美國隊長”、“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X戰警”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漫畫角色,被人們稱為“漫威之父”。 兩位老人一個用文字創造了令人著迷的武俠世界,一個用漫畫引領著美國的流行文化,他們分別代表了東西方璀璨文化的一部分。面對二人的離世,甚至有人感嘆“東方自此無江湖,西方從此無英雄”。感嘆的背后,一方面是對故人的緬懷,另一面則是對二人創造的文化的喜愛和不舍。保護好二人創作的文化遺產或許是對他們最好的緬懷。 在中國,版權意識薄弱是保護和發展文化產業的一大阻礙??v觀市場,除了可以看到正版的金庸書籍,“全庸”、“金鏞”、“金墉”的書以及字跡模糊、裝訂粗糙的書籍也屢見不鮮。面對這種亂象,直到現在都沒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未必能完全解決問題,但區塊鏈技術在版權方面的落地應用可能會成為保護文化遺產的一種有益探索。區塊鏈在版權方面的作用就像一套巨大的數字分類賬本,能夠在全局、去中心化公共網絡上實現信息的記錄與存儲。 文化創作者可在區塊鏈平臺使用身份標識進行鏈上身份認證,解決其信息溯源和信任問題。當創作者把他們的原創作品上傳至區塊鏈平臺時,實際上是被登記到了區塊鏈系統中,而且登記的信息遠不止作品本身,還包括作品的素材、數字內容,以及作者、封面、版權代理方等所有相關信息,這些被登記的數據都具有唯一性、永久性、不可篡改性,成為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 如果再引入智能合約,將使版權得到更加嚴密的保護。創作者上傳作品后,區塊鏈系統中的智能合約會自動跟之前上傳過的作品進行對比,如果上傳內容涉嫌侵權,該作品就不會通過審核,人們也就無法看到該作品。 盡管美國的版權意識較中國強,但是面對文化產業巨額的版權收入很難保證沒有人作惡。因此,把版權保護的重任交給機器和技術或許將是未來的一種趨勢,而區塊鏈可能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