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輛到114萬輛。這是近十年間,中國新能源4.050, 0.02, 0.50乘用車年銷量的變化。高達569的增長速度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 從特斯拉Model 3的熱銷到宏光MINIEV成為“黑馬”,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全新機遇。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認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向市場化驅動邁出了重要一步,具有轉折點的意義。 過去,續航里程和車型售價都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考慮因素。但隨著“三電”技術的不斷提升、電池成本的下降以及消費者觀念的轉變,新能源汽車正獲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青睞。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配置比傳統汽車更人性化,駕駛樂趣更強。現在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在不斷提升,電池衰減問題得到改善,買新能源汽車挺放心的。”一位購買了造車新勢力品牌車型的上海市年輕白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非限購城市,C端用戶興起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結構上呈現很大變化。C端銷量在2020年出現突破性進展,彌補了B端銷量下降的部分,使得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還有所增長。”徐長明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前10個月,全國范圍內新能源汽車C端銷量增加了12.8萬輛,B端銷量則下降了12萬輛。 “目前,市場上新能源車型選擇很多,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提升,新能源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都得到增強。”德勤中國高級咨詢顧問冉闖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城市的充電設施越來越完善,一線城市限購政策和部分城市鼓勵新能源汽車購買政策,都促進了新能源汽車在C端市場的增長。” 東方證券9.420, -0.11, -1.15在分析研報中認為,當前電動車市場消費已經呈現出成熟特征,爆款車型不斷釋放培育著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未來,隨著大眾ID.4、特斯拉Model Y等潛力車型上市,有望進一步促進電動車消費市場的繁榮。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新能源汽車C端市場銷量的拉升,非限購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在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前10個月,限購城市C端銷量增長4.6萬輛,B端銷量下降4.8萬輛;非限購城市C端銷量增長8.2萬輛,B端銷量下降7.3萬輛。 一位非限購城市的90后車主告訴記者,其購買新能源車只因新能源車在使用過程中的性價比更高。 徐長明認為,非限購城市用戶購買新能源車的意愿增強,將帶來新能源市場化的初步希望。“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潛力約為300萬輛,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潛力約為1700萬輛。非限購城市才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徐長明說。 高低端分化,不再受續航制約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呈現出明顯的“高、低”兩端分化特征。一方面,特斯拉Model 3去年全年銷量約為13.9萬輛;另一方面,去年7月上市的宏光MINIEV半年時間就銷售了11.6萬輛。 有觀點認為,上述兩款“爆款”車型開始打破續航里程和車型價格等限制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因素。 從價格指標來看,特斯拉Model3廠商指導價為26.574萬~41.98萬元,這一價格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處于中高端區間,但消費者愿為其續航能力和軟件能力付費。 而隨著車企“三電”技術提升、電池成本下降,價格已經不再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制約因素。“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價格(成交價)指數呈現出不斷下降趨勢,價格折扣率總體呈增長態勢。”大搜車智云聯合百度指數發布的《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白皮書》分析認為。 從續航指標來看,宏光MINIEV兩個版本的續航里程分別為120KM和170KM,這一里程在眾多長續航新能源汽車中處于續航底層。“經濟性和便捷性的提升,是宏光MINIEV用戶購車后的直觀感受。”上汽通用五菱電動化技術總監邵杰認為,購買宏光MINIEV的消費者多為日常代步所用,并不追求長續航里程。 而隨著電池技術提升、充電設施完善以及消費者觀念改變,新能源汽車續航焦慮問題已逐步得到緩解。根據德勤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調研數據,60高端車主的和89中低端車主認為,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與前幾年相比,我們對于電動車的接受度在不斷變高。在市區開車不再有續航焦慮,只有自駕游的時候會有些續航擔憂。”上述上海市年輕白領告訴記者。 此外,德勤咨詢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認為:“新能源汽車誕生在萬物互聯時代。隨著技術提升,智能化、網聯化、人性化的功能設計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差異化競爭的關鍵,也將會成為消費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