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已經落地兩年,各大銀行在積極推進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原定在2020年完成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雖然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和規模均大幅增長,不過從整體轉型進展來看卻不及預期,整體進度緩慢,資管新規過渡期的延長仿佛已是定局。 數據來源:銀行年報、季報,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半年末,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的比例為35.56%。 融360|簡普科技數據分析 理財產品凈值化進度緩慢,新規過渡期大概率延長 部分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2019年報告中披露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情況,其中中信銀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占比最高,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的比例為59.47%,較前一年末上升了33.03個百分點,是在披露凈值型理財數據的銀行中唯一一家占比超過50%的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的比例分別為45.29%、43.60%、42.93%、32.04%、30.64%,建設銀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占比最低,僅24.3%。 截至2019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凈值型產品的整體規模占比很難超過50%,資管新規過渡期大概率會延長。 數據來源:銀行年報、季報,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 雖然近兩年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及規模均大幅增長,但是距離資管新規公布已經兩年時間,銀行業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整體規模占比仍然不高。就拿已經披露凈值型理財產品數據的銀行來看,中信銀行目前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占比接近6成,在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是最高的,但即使這樣,在2020年底之前,也很難完成剩余4成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任務。 融360|簡普科技數據分析 理財產品凈值化進度緩慢,新規過渡期大概率延長 資管新規對推動大資管行業轉型,維護金融體系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資管行業也面臨著重大變化。整體來看,資管行業積極擁抱轉型,資管產品的形態更加健康,資管機構的運作更加規范,資管行業的整體市場環境也更加成熟、市場化。今年銀行很難完成凈值化轉型任務已成定局,但也是有一部分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所以原則上來說,過渡期延長的可能性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