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思教育CEO周興天,文: 從大學開始做家教,到從事教育行業2年有余,接觸一萬多名學生,感觸頗深。現梳理成文,對思想是一種總結,對未來是一種期許。 課外輔導現狀: 我曾經到過10幾個三四線城市,走訪過30余家中小學培訓機構。發現的問題如下: 1.老師底子薄弱,水平堪憂。 2.教學方式以刷題為主。 3.孩子并不喜歡補習。 4.家長送孩子的主要原因是從眾(別人家都補課)。 我曾和上海一家很大的連鎖培優機構的大區總監交流,他說他們做過數據統計,孩子因為補課最終明顯(這里指明顯,不是碰碰運氣的那種)得到成績提升的,不足20%,聽后我尤為驚訝,然后伴隨的是他陣陣的苦笑。 是的,當課外補課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確實,家長和學生都有抗體了。家長不怕花錢,學生不愛學習,成績不會上升。 所以,這需要讓教與學發生一些本質的變化,才會達到最終的效果。 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什么? 很多家長特別希望孩子可以考入一本,985/211。甚至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省重點市重點的初高中,最后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什么家長非要讓孩子上名校?因為名校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都有了個較好的前程。所以,家長用盡辦法創造讓孩子上名校的渠道。 這種推理聽起來是靠譜的,但本質上存在極大的誤區。實際上真正決定人未來在社會上的成功與失敗的并不是學歷,而是性格,也可以稱作個性。 ![]()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德曼指出,在促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情商作用占到了80%,而智商作用占到了20%。而時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大部分父母只注重成績,放棄掉了情商的培育。結果,不僅沒有金榜題名,同時在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的出現了抑郁、自閉、蠻橫、暴躁、自卑、自私、任性等一系列問題。 而這些名校畢業生,未來大部分會比較優秀的原因,在于他們擁有優質的自制力、好奇心、生活習慣、自我總結力、樂觀的態度、感情豐富。而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成績優秀,從茫茫考生中脫穎而出,走到頂級學府中。 所以,真正影響孩子的,并不是多做多少題。而是基于人性本質的,這些特殊品質。 完善的技能:方法和習慣 堅毅的人格:Grit堅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樂觀態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 李嘉誠曾說:永無止境的好奇心和不停反思的自制力,是成功的關鍵。 優思網校為什么提倡雙師教育? 綜上所述,我們清楚的認識到,什么才是決定孩子人生的真正問題。 所以,在最近一次的優思改革中,我提出了雙師在線1對1教育。 授課老師:進行1對1授課,負責鞏固孩子的知識基礎,提升孩子的解題技巧。 成長導師:負責對家長及家庭教育進行優化,根據實際情況規范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好奇心,眼界(我們認為眼界是好奇心的前提)等多種非專業內容。 我們嚴格要求成長導師均為985/211畢業的優秀學生,授人予漁的前提是,導師本身就具有部分特制。我們選出了60名學生作為成長導師班的測試學生,每一位成長導師帶20名學生(這個后期會加多,因為前期業務屬于探索期),分成三個班,展開了測試。 測試中我們發現: 1.最干擾孩子性格養成的人就是家長。 2.最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3.孩子的隨印能力很強,對于習慣的養成極快。 4.孩子的自信心尤為重要。 我們展開了一些家長的定期交互,定期舉辦了家長會。同時讓家長配合我們,在測試期間“戒吼”(不打罵和嘲諷孩子),多給予孩子估計與正面建議。兩個月后我們做了檢測,提分率高達91.7%。即便有些孩子沒有提分,家長也對成長導師贊不絕口,說孩子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比以前開朗了,性格也不暴躁了(個別學生)。 我想這個結果是意料之中的,也是讓我較為滿意的。下一步,如何讓雙師教育能夠真正的規模化;如何能將家庭教育也作為K12的主旋律融合進來;如何能讓成長導師人力服務的成本更低(雙師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不了解的家長會覺得有些貴);將會是我以及優思持之以恒去探索的目標。 最后,希望家庭教育在中小學生成長中占據的重要份額能被家長及早發覺。盡快培養孩子的情商、性格、品質。從而配合補習提高成績。 歡迎加入優思網校學習,優思網校,讓課堂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