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思維專欄 長久以來,人們幾乎認為創造力是無法掌握的,但,蕃茄田藝術堅信,藝術能孕育孩子的創造力,蕃茄田藝術更獨創了“創造力思維系統”,本專欄將從兒童認知理論、藝術教育思潮、國際創新趨勢切入,與您分享“創造力思維系統”的建立方法與重要性。 都說要啟發孩子的想象力,但想象力到底是什么? 上篇文章,我們談到創造力就是彼德?德魯克所說Bright Idea,也就是「有效的思考」、「改良的創造」,這一篇我們討論創造力的前導:「想象力」是什么?
![]() ![]() ![]() 呃......所以,想象力到底是什么呢?! 一直以來,想象力很難有明確的表述,并且容易跟幻想、新奇、天馬行空、異想天開……連結在一起,這是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但是近年來,一些認知心理學的專家們認為,想象力是一種能力,應該要能被說清楚,因此他們提出:想象力是有效的「智識工作」,精彩的想象力都需具備「分類」、「基模」、「敘事」三個要素,沒有這三個結構,想象力很容易被誤認為幻想。 (「異想天開」驚問「想象力」:啥?我們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 以下,我們將透過一個故事介紹下三要素。 所以,想象力也有思維系統 「分類」、「基模」、「敘事」的概念一點都不難,透過文藝復興大師達芬奇的小故事就可以理解。
![]() ![]() 據說,達芬奇有次想要畫出一只傳說中的火龍,火龍既然是「傳說中的」,就代表沒人親眼看過它,達芬奇大可以放手畫,但他卻養了蜥蜴和昆蟲,仔細觀察這些真實生物的所有細節:眼睛、皮膚質感、四肢特征后,才開始創作,他后來畫出的這只「傳說中的火龍」十分活靈活現,嚇得他家的仆人奪門而出。 這個故事,簡潔說明了「分類」、「基模」與「敘事」的功能。「分類」是他想要畫火龍,火龍的原型是怎么樣的?接著,他尋找「基模」,也就是火龍可能有哪些要素組合,有哪些知識結構可以套用?「敘事」則是表達火龍的方式,重新安排前述的經驗以符合于藝術家的想象。 想象力是智識的工作,真實世界是想象力進行反作用力的起點。毫無依據的想象、鼓勵孩子“為想象而想象”,是幻想,將會混淆孩子的思考。 用Project Zero的方法,鍛煉一下想象力 (這段有點深,但是,是滴雞精喔!) 哈佛大學有一個Project Zero計劃,計劃最初的體質是藝術的,它的發起者為藝術認識論學者Nelson Goodman,藝術認識論認為:「藝術符號系統的復雜與精致程度,不下于語言、數學的符號系統」。 (講到這,累覺不愛了嗎?別走!!!讓我換個方式說!) 簡單說就是:藝術的功能并不是宣泄情感,藝術,是整一套的抽象思維的運作系統,當您掀開藝術的視覺表象,會發現背后的思路竟然跟數學、語言、科學、哲學相通。藝術是不是一下子就從性情陶冶的工具,提升到了思維系統的層次?所以,藝術是剛需!是剛需! 1972年,多元智能之父霍華德.加納(Howard Gardner)接棒了Project Zero計劃,這個從藝術出發的教育計劃,經過認知心理學的擴充,成為全球創新教育的發電廠。三十項計劃中,Artful Thinking(藝術化的思考)是重點之一,這個專案將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轉化為思考的鍛煉法,藝術家的思維要素有:比較與連接、探索觀點、尋找復雜性、觀察與描述、質疑與調查、推理。 滴雞精完畢! 在家,您也可以帶孩子Artful Thinking下 但說了這么多,這些理論與我們有何相關? 在家里,你也可以和孩子進行Artful Thinking的對話: 這段對話訓練的目的,是透過敘述,鼓勵孩子進行觀察、尋找鏈接、找到模式與發展意義。 {STEP1} 陪孩子看一幅畫、一張照片都可以。 {STEP2} 以下三個問題,您可以擇一問孩子: 如果這張畫是故事的開頭,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如果這張畫是故事的中段,你覺得前后發生了什么? 如果這張畫是故事的結尾,你覺得前面曾發生過什么? {STEP3} 時間如果充裕的話,您可以請孩子畫出故事中缺少的兩個部分。 #PZThinkingRoutines
![]() 認知發展學者維果斯基(Lev S. Vygotsky)認為,「想象是重組或結合元素、事物的能力,是創造力的基礎。」用感性的角度詮釋,想象力其實是我們對生活的疑惑、挫折,或想望的出口,起點從未稍離于生活。 其實,后人從未看過達芬奇畫的火龍。火龍是傳說中的生物,但或許,更是想象力必須精煉自生活,才能熠熠生輝的譬喻。 讓您心中的火龍出現罷! 蕃茄田藝術,讓孩子在藝術的氛圍中發現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