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清心心理咨詢機構治療中心的冉陽博士曾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高天教授(中國音樂治療的學科帶領人),對音樂治療頗有造詣,并且在心理治療的臨床案例中累積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他指出音樂治療在醫學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令人振奮的臨床治療效果證明了音樂具有驅病健身的作用,對于人類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義。 音樂治療活動被用來發現、釋放和及解決那些個體的人格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的潛意識矛盾。人的適應性行為不是建立在思想意識之上,而是由人的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引發的,例如生活中與現實矛盾所產生的壓抑等。而音樂治療常常被用來引發聯想和與現狀或過去經歷有關的情感,被治療者的潛意識內容被用來重建心的心理防御機制,深化自我理解,促進自我的沖動控制能力和更加成熟的本能動機及驅力,進而達到重建人格的目的。 1.音樂刺激能影響大腦某些遞質如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改善大腦皮層功能。 2.音樂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等人腦主管情緒的中樞,能對人的情緒進行雙向調節。 3.情緒活動的中樞下丘腦、邊緣系統及腦干網狀結構與植物神經系統密切相關,也是人體內臟器官和內分泌腺體活動的控制者,因而情緒的緊張狀態能直接導致某些內臟器官的病變,而罹患“心身疾病”。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所以也就能幫助治療某些心身疾病。 4.大腦聽覺中樞與痛覺中樞同在大腦顳葉,音樂刺激聽覺中樞對疼痛有交互抑制作用,同時音樂還能提高垂體腦啡呔的濃度,而腦啡呔能抑制痛疼,所以音樂有鎮痛作用。 5.音樂能改善大腦功能,協調大腦左右半球,從而促進人的智力發展,所以常被應用于兒童的早期智力開發;音樂能改善智力障礙兒童的能力,所以音樂廣泛地應用于特殊教育。 6.心理學研究顯示,音樂能影響人格,情感培養對人格成長至關重要,而音樂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個方面,所以能有效地鑄造人格;音樂能超越意識直接作用于潛意識,因而在心理治療中有特殊功效;音樂活動是相對有序的行為,有助于協調身心及建 -相信大家終于對音樂在心理治療的作用有所了解了,溫馨提示大家:您可以訪問“湖北清心心理網頁”欄目里有冉洋老師的講座,更全面系統的為您講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