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國食品(農產品)藥品高質量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暨《三農工作通訊》創刊三十周年座談會,在京隆重召開。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尹成杰,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原司長張天佐,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會長毛振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刁力軍,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服務業統計司)專職黨委副書記、一級巡視員張芃,《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朱長學,生態環境部核安全監管司副司長、中國核安全與環境文化促進會ESG分會會長葉荷瑞,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全國動物營養指導委員會委員戴小楓,農民日報社經濟部主任楊久棟,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中草藥研究中心主任郭玉海,中國食藥促進會三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所長胡兆榮以及來自北京、江蘇、安徽、四川、河南、山東、海南、福建等相關涉農企業和研究機構負責人共計70余人參加。會議由中國食藥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新望主持。 會上,毛振賓向胡兆榮頒發了任命書,任命胡兆榮同志為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三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胡兆榮在致辭中講到,三農委員會的工作目標,就是“讓廚房替代藥房”、“讓食品替代藥品”,讓全國人民少得病、晚得病、得小病,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補短板、強弱項,全面保障人民健康,為全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三農事業健康發展做貢獻。 毛振賓在會上作了“推動食品(農產品)藥品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深化安全治理”的主旨演講。他指出,推動食品(農產品)藥品高質量發展,深化安全治理是關鍵。一是要深化食品藥品安全人本治理;二是要深化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治理;三是深化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他強調要深化食品藥品監管科學的運用。食品藥品監管科學,是以食品藥品監管活動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以提升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質量與效率為目標,以監管工具、標準和方法創新為重點的一門新科學。 尹成杰在致辭中表示,在新形勢下,面對新要求新任務,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定不移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要把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轉變為企業發展的自主行動落實到企業發展的實踐當中去,從源頭加強控制,抓好農產品的安全生產。 張天佐在講話中提到,推進食品(農產品)藥品高質量發展,要抓住五個關鍵的問題,第一要在產出來和管出來上進一步下功夫;第二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的質量標準,做到有標可依,達到相應的技術規范和質量安全衛生的標準;第三要建立完整的可追溯體系,讓安全的食品和農產品能夠全程可追溯;第四要進一步凈化市場,防止劣質驅逐良質,讓好的產品能夠賣出好的價格,并有更好的市場品牌效應;第五要科學監管,推進食品(農產品)科學有效有序的高質量健康發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原局長楊紅燦表示,食品、藥品是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此次大會的召開,正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食品、藥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食品、藥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 會上,刁力軍、張芃、朱長學、葉荷瑞、戴小楓、郭玉海、尚建剛、顧陽等領導、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代表也紛紛作了精彩的發言。 據介紹,歷經共35年的《三農工作通訊》,有著光輝的發展歷程。從1991到1994年,每年出版一本專輯《中國農業問題研究》,國務委員陳俊生、老部長林乎加與劉中一部長題了字,老部長何康作了序《志在興農意猶酣》。四本書共165萬字。之后《通訊》更名為《三農工作通訊》,一直由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報送中央多部委和各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此舉受到了中國科學院原黨委書記田夫與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的支持。據統計,《三農工作通訊》累計共刊出4000多篇文章,約1700萬字,受到農業農村部老領導、老專家的一致好評。 毛振賓和胡兆榮分別給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十家理事單位頒發了證書。 北京中墾道地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金蛟發言 江蘇成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范舟發言 四川德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羅鳴發言 “中國食品(農產品)藥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分析形勢、解讀政策、分享經驗,通過與會人員的充分交流與深入探討,大家紛紛表示,為構建放心食品(農產品)藥品消費環境攜手努力,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全力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共同開啟中國安全食品(農產品)藥品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