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山進化的這個小鄉村,治理模式的創新正悄然進行。“小積分”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制度變革,卻如星星之火,點亮了鄉村環境治理新篇章。它的推行不僅重塑了村民的行為習慣,也在無聲處積累了強大的正能量,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古語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瞧瞧,他們是怎么做的! 首先通過村社活動、微信群、黨員、村民代表會議等多種渠道宣傳,向村民普及垃圾分類和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其次是監督執行:由片區志愿者進行不定期日常巡查,監督村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并給予指導。 再次是對堆積物及房前屋后進行清理。開展定期巡查、分類處理、加強監管。 最后是小積分獎勵機制 :設立垃圾分類積分賬戶系統,對環境衛生及房前屋后堆積物設立獎懲制積分制度并及時予以公開,正面激勵全體村民積極參與。 當然任何一種制度的推行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小積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如何確保評分的公正性、如何持續激發村民的參與熱情等。但正是這些挑戰,促使我們不斷完善和優化制度設計,讓小積分制度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治理。(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新江村村委會,顧興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