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嶺街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好、體系建設好、制度創新好、公衛服務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好”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全覆蓋建成9個社區公共衛生委員會,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公共衛生治理工作格局。 長嶺街道公共衛生委員會創新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積極吸納轄內駐街單位、醫療機構、各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作為公衛委成員,充分發揮街道大黨工委作用,形成協同作戰、多方合作、資源共享新格局,構建強大工作合力的衛生健康長效機制。以街道公共衛生委員會為核心,依托社區、學校、醫療機構、社工站、安心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服務隊等多元化平臺,擴大公共衛生委員會的服務范圍,不斷加強基層衛生服務的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為確保高效有序工作,長嶺街道公共衛生委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長嶺街道“五好”公共衛生委員會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確保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責任人,形成了協同作戰的工作格局。同時,堅持每季度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經常性聽取階段性工作落實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和衛生健康服務得到持續提高。 長嶺街道創建“五好”街鎮專題工作會議 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促進衛生健康服務“看得見”“摸得著”,長嶺街道公共衛生委對轄內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全面裝修升級改造,通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將部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下沉到衛生站,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面,使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將社區衛生服務延伸至“最后一米”。 鏈接優質醫療資源,推動公衛服務擴容下沉。以街道黨工委牽頭,聯合轄內共建單位,重點結合廣醫三院、廣醫婦幼、第十一人民醫院、廣州泰康粵園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力量,開展多層次服務活動,共建長嶺公共衛生服務品牌。扎實推進基本公衛服務項目,落實家庭醫生簽約,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提升居民健康素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等,共同筑牢健康保障網。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服務100余場次,受益人群近1萬人。 長嶺街道公共衛生委員會通過創新大黨工委模式和強化黨建引領公共衛生的工作方式,通過街鎮、社區兩級公共衛生委員會實體化運行機制,構建了一個高效、有序、創新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切實筑牢基層公共衛生治理網底保障,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為長嶺街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通訊員:長嶺街道公共衛生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