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法廌文化”實踐隊走進沈家本歷史文化園 為充分挖掘傳統法治文化,紀念吳興籍著名法學家沈家本先生,吳興區于2020年建設了沈家本歷史文化園,并在2021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近日,廈門大學“法廌文化”實踐隊隊員來到沈家本歷史文化園進行參觀調研。 實踐隊員首先來到主題館序廳,序廳的主旨是法苑之光。序廳的屏幕畫像則是沈家本先生的抱孫子像,圓形墻面展現的是沈家本先生三部代表性著作——《刺字集》、《歷代刑法考》和《寄簃文存》中的部分文字。其主張的“輕刑主義”、“罪刑法定主義”、“以仁政為先”等法律思想均體現在這些著作之中。 接著,講解員向實踐隊員介紹了沈家本主持修訂法律的時代背景,并分別從“改革舊律”、“翻譯西律”、“編纂新律”三方面介紹了沈家本修律期間的具體做法。實踐隊員了解到,在沈家本的支持推動下,我國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律師制度、現代監獄制度初步建立,第一所中央官辦法律專門學校——京師法律學堂正式設立,第一個全國性的法學會——北京法學會正式建立,第一本法學雜志——《北京法學會雜志》正式發刊。此外,沈家本還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鄭國錦殺人案”等歷史上著名案件的查驗者、查辦者。 然而,沈家本憂國憂民,國家前途未卜,而守舊派卻似喚不醒的木偶,他充滿無奈和憤恨,滿懷報國之心卻年老體衰,只剩一生數十載心酸。充滿坎坷的仕途并沒有給他機會去施展個人抱負,一手推動的修律也終究難挽大廈之將傾。1913年,73歲的沈家本逝世于北京。 沈家本是一位涉獵非常廣泛的法學家,其在經史子集方面的成就頗豐。近幾年,后人對沈家本的研究和紀念也逐漸增多,讓更多人對沈家本的生平成就有所了解。 沈家本文化園定期舉辦沉浸式模擬法庭、家本劇場、知識討論與競答、手工DIY體驗、書畫展等活動,為社會各界及各地來訪團隊提供喜聞樂見的文化休閑和文化研學體驗產品,助推“在湖州見證法治中國”。通過此次參觀調研,實踐隊員對沈家本先生的生平與成就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對沈家本法治思想的創新發展產生了更深的感悟與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