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2日)是第45個植樹節,過去10年里,中國新增森林面積2200多萬公頃,國土綠化重大工程取得新進展。 我國國土綠化重大工程取得新進展 自2021年起,我國正式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在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重點區域布局實施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 四川巴州是長江上游渠江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三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和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生態區位十分重要。這幾天,在巴州區南陽國有林場,林場職工正忙著進行森林撫育。 在保護好森林資源的同時,巴州區還通過生態綜合修復,讓曾經的礦山、磚廠“換了新顏”。古樓山過去由于開山采石,留下了礦山料場和裸露坡面,經過綜合治理,這里已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林業局局長 張忠書:通過生態修復,我們栽了近80畝的樹木,現在這里可以說是鳥語花香。 江蘇鹽城大豐區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濕地,這里的沿海防護林成為濕地的綠色屏障。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林場生產技術科科長 秦盛華:今年我們投資90萬元,選擇水杉、中山杉、榔榆、薄殼山核桃這些耐鹽樹種種植,保證了樹木成活率。 大力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據統計,《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安排工程項目共計215個。 截至2022年底,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共下達工程項目100多個,資金429億元。 (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 巴中臺 大豐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