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公布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預算草案報告。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地方財政支出強度將加大。地方財政支出將圍繞促進消費恢復、增加有效投資、為市場主體減負三大主線重點發力。 支出強度加大 從多地2023年預算草案看,財政支出安排普遍同比增長。比如,云南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00億元,比上年執行增長3;貴州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5620億元安排(含中央提前下達轉移支付相對固定部分),比2022年初預算5300億元增加320億元,增長6,年度預算執行中,中央非固定專項補助下達后,實際支出還會增加。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今年在預算安排上體現“三個加力”。一是財政支出強度加力,多措并舉增加可用財力,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專項債穩投資加力,積極爭取中央專項債券額度支持,優化重點投向領域,持續拉動全省投資增長;三是財力下沉基層加力。 業內人士預期,2023年財政政策力度比2022年更大。在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看來,加力提效意味著2023年財政基調將持續積極,指向赤字率或有所上調;同時,財政政策要可持續、債務風險可控,意味著地方政府加杠桿空間有限。預計2023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達3.3萬億元,較2022年上行超60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規模7200億元,與2022年基本持平。 擴投資促消費 多地在預算報告中強調,將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其中,擴投資、促消費是重點。 專項債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Wind數據顯示,1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超過4900億元,早發快發特征明顯。 1月31日,山西省發行政府債券212.96億元,全部為新增債券,其中新增專項債198.75億元。山西省財政廳介紹,財政部提前批額度下達后,全省全力提升發行節奏,本批新增專項債券資金集中用于山西省保基本、保戰略的關鍵任務。 “從2023年提前批額度下達時間較早、各地進一步提前儲備項目、1月發行較大規模新增專項債等信號看,今年是一個典型的財政靠前發力年。”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說。 在促進消費恢復方面,湖南省提出,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貴州省提出,積極籌集資金支持發放消費券等提振消費的政策。 “部分地方向居民發放消費券,就是一種最直接的財政促進消費的方式。”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說,加強物流、冷鏈、大型商超消費場景基礎設施建設,也是財政政策助力消費的一個方向。 為企業減負 為市場主體減負增能同樣是地方財政發力重點。 云南省提出,全面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和助企紓困政策,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廣東省提出,2023年將從支持企業上規模、提效能、拓市場以及優化完善助企紓困政策四方面加大財力傾斜。 “持續完善和精準化減退稅政策是2023年財政政策發力點之一,但更注重精準助企紓困。”開源證券分析師何寧認為。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日前明確,2023年,財政部門將繼續完善稅費支持政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紓困需要,在落實好前期出臺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增強精準性針對性,及時解決市場主體反映的突出問題。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預計,2023年財政貼息和減稅降費將并行。“減稅降費政策將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同時,財政貼息政策可以通過較少的財政資金撬動企業主體投資意愿,而且可以通過定向發放,用以支持特定領域的資本性支出。”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