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螻蟻又怎樣,敢撼樹者,亦可撼天。”陸離鏗鏘有力的一句吶喊,宣告了他與柳梢攜手鏟妖除魔、守護蒼天大義的決心。仙俠劇《月歌行》這句臺詞,讓人感覺蕩氣回腸,把那種俠的英雄精神和壯烈情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該劇由張彬彬和徐璐主演,改編自蜀客的小說《奔月》,講述了柳梢為與神秘人三日相伴的歡愉,換走了自己一生的命運,從此開啟了與其共同經(jīng)歷磨難和考驗的故事。名為仙俠,寫的其實是凡人;情愛背后,更有讓人肅然起敬的俠者大義和民族精神! 劇情是電視劇的王道,這也是《月歌行》讓人眼前一亮的關鍵。不同于許多電視劇中的套路——仙神魔的戀愛與糾葛,虛無飄渺,不食人間煙火,《月歌行》只是把仙俠作為一種媒介,一種鏡像,呈現(xiàn)的更多是凡人如何一步步突破自我,攜手守護彼此,守護蒼生。主角雖一次次遭到命運的捉弄和周圍人的背棄,但從未放棄自己,而是彼此救贖、一起成長。他們放下“小愛”,只為天下“大愛”。這部劇的設定不再是誰成為誰的英雄,而是一同守護天下,柳梢與陸離成就了更好的彼此,也成為了更強大的自己。 曾經(jīng)如《仙劍奇?zhèn)b傳》等仙俠劇鼻祖,盡管男女主愛情虐心,但也圍繞大義與蒼生展開。但近些年,隨著多部仙俠劇火出圈,此類劇情已然成為影視劇市場的熱門題材,其劇情和俗套的情節(jié)也備受爭議。有的劇為了突出男女主幾世虐戀而設計波折,有的劇故意刻畫因愛生恨。不同于以往的仙俠劇,《月歌行》一改為虐而虐的風格,通過別具一格的情節(jié)和主題,刻畫出柳梢與陸離等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俠客形象,他們心中始終心懷大義,人物的成長與蛻變也在劇中展示得淋漓盡致。這可能就是支撐起整部劇的內(nèi)核——俠義精神,是蚍蜉撼樹的大無畏精神。 畢加索說,藝術不是真理,藝術是一種謊言,它教導我們?nèi)ダ斫庹胬怼_@句話說得很深刻,《月歌行》就是通過仙俠想象這樣的藝術,帶觀眾去看見真實的生活,看到凡人身上的超越平凡的俠骨柔腸和民族大義!仙俠的情境安排,把平凡的人身上的不平凡在“逆天反抗”中充分展現(xiàn)出來。 柳梢的扮演者徐璐說,“柳梢就是現(xiàn)代女性所向往的狀態(tài)。”如這部劇的“仙俠劇”標簽一樣,女主角柳梢?guī)е簧怼皞b氣”,始終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生命張揚精神。不同于許多電視劇中的女主角柔弱、圣母的形象,柳梢詮釋著干凈、勇敢。“勇敢有力量,有自己的個性和態(tài)度”,導演林健龍曾這樣形容柳梢這一形象。從開頭選擇用一生改命換得與神秘人三日的歡愉,到后期一次次陷入困境卻始終向善向美的態(tài)度,她始終堅持自己的個性和態(tài)度。盡管她身處的環(huán)境是架空的,但其代表的勇敢且有力量的形象,卻是廣大女性觀眾所向往的狀態(tài),無論何時何地,這種追求都是恒常而頑強的。 演員張彬彬分飾三角,其中有法力高強的上神,有玩世不恭的普通人,但這幾個能力天差地別的角色,卻以守護蒼天為共同的目標。“身后有想要守護的人,縱如蚍蜉撼樹,也絕不退讓半步。”守護蒼天,或許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而言太過遙遠,但守護蒼天背后的勇氣、堅毅、信念和舍我的民族精神卻歷久彌新。傳統(tǒng)故事里的女媧補天、盤古開天辟地;歷史上的張騫出使西域、文天祥留取丹心······《月歌行》雖是一部仙俠偶像劇,但其人物形象的核心內(nèi)核卻是來源于亙古不變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懷,詮釋著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超越精神。聽到那句“螻蟻又怎樣”的逆天反問,我們很難不想到民族英雄壯懷激烈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之,請自嗣同始”。 “不論結果如何,我必須拼力一試。”柳梢和陸離為守蒼生,為護愛人,他們歷盡磨難坎坷,傾此一生,無論強弱,都要站出來抗衡。《月歌行》比起仙俠中的仙,更注重俠字,主要想描繪主人公的成長與磨礪,情感線反而成了烘托這一主題的陪襯。“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柔情似水中,又百轉千回蕩氣回腸。 名為仙俠,實是對凡人身上不凡精神的致敬!從最早的《仙劍奇?zhèn)b傳》引爆仙俠劇的市場,到大熱IP《古劍奇譚》、《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繼續(xù)為仙俠劇錦上添花,主角的豪情與心系天下的大義,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再到如今的《月歌行》延續(xù)這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其實,在我們的文化基因中,英雄俠義與民族大義從來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江湖義氣終要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去呈現(xiàn),除暴安良,保國愛民,殺身成仁,才能顯出他的義薄云天。不僅關心自己的命運,而是關心蒼生的命運,并且相信它最終會與自己的命運相關,這就是《月歌行》所貫穿的大義。仙俠,不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而是“壯士憤,雄風生,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天不怕地不怕,這種仙俠豪氣,也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價值元素。(作者:知名媒體人、時評人 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