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由通商中國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及新加坡旅游局共同主辦的2021年慧眼中國環球論壇隆重召開。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受邀線上參與了本次活動。 “在‘無常態’中提質升級東盟-中國經濟合作”主題圓桌討論上,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與科大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局長柳俊泓,中國首創董事?、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傅程及恩士迅集團企業發展與伙伴關系部常務董事劉浩新以上嘉賓排名不分先后圍繞技術創新對于中國及東盟地區的影響、技術創新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關于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的技術分歧問題對中國乃至東盟所產生的影響,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分享了五個觀點: 第一,從1978年以來,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能發生了三次轉移。1978年改革開放時主要是制度和機制驅動中國經濟的發展。2000年-2020年,隨著中國中等收入者的增長,主要依靠人口紅利驅動中國經濟的增長。今后十到二十年,中國將進入技術驅動經濟增長的時代。 第二,在技術驅動經濟增長的時代里,無論科技是否是無常態、中美之間是否存在科技隔離,中國都一定會構建自身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就像過去二十年里,中國構建了完整的制造業配套體系一樣。 第三,中美在科技方面雖然存在很多隔離和分歧,但不可能完全脫鉤。因為任何一個科技巨頭都需要巨大的市場來攤銷研發成本,需要有巨大的產量規模來不斷降低產品成本,提升利潤。因此,如果中美在科技上完全脫鉤,我覺得對誰都沒有好處,不大可能發生。 第四,科技的兩極格局和無常態是一個客觀存在,這對于新加坡來說蘊含了一些機會。我們在分歧隔離之下需要一個緩沖帶和連接器。在現在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數字化的自由港。 新加坡一直以來的成功,與新加坡的自由港政策有很大的關系。在數字化時代,自由港的物理和地理機制設計是否仍有效呢?我相信我們在數字化時代有數字化的做法,可以通過數字自由港、科技自由港、科技緩沖帶等其他的機制設計連接雙方,讓科技盡量正常化。 第五,區塊鏈是數字時代的技術基礎設施,具備跨時空、跨國界等數字化技術的特征。 萬向區塊鏈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連通全球的科技基礎設施,我們已經和新加坡相關部門達成戰略合作,基于“區塊鏈+物聯網”為數字城市構建可信數字底座。 數字城市中自然有CIM、BIM等很多傳感器,會收集很多數據。通過第三方在數據收集環節從源頭保障數據的可信性,會導致很高的商業成本。因此我們通過在區塊鏈中嵌入芯片模組,讓城市里通過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從源頭開始就原生在區塊鏈上,打造數字城市的可信數字底座。 我們非常期待在科技無常態的當下,通過新加坡這一紐帶、連接器、緩沖帶以及數字時代的自由港,走向全球。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同時科技企業的數量也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科技人才已是供不應求,這將促使人才市場發生哪些變化呢? 針對這一問題,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分享道: 19世紀末,美國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主要依靠兩大部分,一個是大學,另一個是由知名企業建立的研究院,如 ATamp;T的貝爾實驗室、GE的中央研究院等。這些研究院都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對美國的科技創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由企業創建研究院在美國是一個極具創新性的舉措,這些研究院時至今日仍在為美國的經濟科技發展發光發熱。 人才的培養僅依靠大學是不夠的。大學里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其實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的。因此,我認為現在需要聯動大學和大型企業創建的研究院,共同推動科技創新。 例如,我們可以在新加坡設立研究院,廣邀相關人員來新加坡交流、做研究,通過我們的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棘手問題。 在這樣一個無常態的時代,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發展變化的科技去彌合差異、解決問題,更好地造福全球人民和社會。 在接下來的“展望東盟與中國的未來:新一代的可持續智慧城市群是否任重道遠?”主題圓桌討論中,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與華為企業事業部公共服務首席專家Hong-Eng Koh、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立強、裕廊國際首席執行官Tan Boon Khai及盛裕控股首席執行官Pang Yee Ean以上嘉賓排名不分先后就區塊鏈及其他新技術如何賦能智慧城市建設交流了專業意見。 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線上接入圓桌討論 針對區塊鏈和其他新技術未來將如何幫助中國與東盟合作共贏這一問題,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首先簡要介紹了區塊鏈的作用與價值,并結合區塊鏈與物聯網、隱私計算等新技術的結合帶給數字城市的價值進行了分享。他認為: 區塊鏈是一種生產關系,和AI驅動生產力相輔相成,能夠助推生產關系的創新,創建信任。區塊鏈在創新生產關系和商業模式的同時,也有助于系統性地提高生產力水平。商業模式的創新是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所以,區塊鏈的作用與價值在于能夠在多個陌生主體之間快速建立信任與協作關系。基于區塊鏈網絡,安全數據、商業價值及其他價值可以實現可信高效的交換。 區塊鏈技術對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信任、治理和激勵。那么,區塊鏈對于構建智慧城市、數字城市有哪些作用呢?又將如何提振數字經濟、助推中國和東盟國家未來發展?當區塊鏈的應用不再局限于一國之內,而是跨越國界,比如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互動,又會產生哪些挑戰和價值? 第一,在一國之內,我們主要面臨個人數據隱私問題。而要建立不同國家間的協作網絡,數據主權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因此,為了維護數據主權和個人隱私安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區塊鏈等分布式技術手段來保障信任機制的建立和維護。 第二個挑戰是平臺壟斷。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各國之間的貿易關系越變越復雜。在這些應用領域,每一個國家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各地不同的大型公司的業務主導和潛在數據壟斷風險。那么如何保護國家和個人利益免受這些技術平臺的巨大影響力為消費者利益和不斷創新帶來的一些負面作用,是區塊鏈發揮效能的機會。 第三個挑戰是韌性。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各個國家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某一國家發生的黑天鵝事件已經后果巨大,可以想象一下在多國的非常態局面同時發生,情況會有多復雜。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利用科技樹立社會和經濟的anti-fragility抗脆弱性,進而將非常態的經濟影響降至最低。這里,我們談論的關鍵詞是信任、數據安全、和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合作的公平性。 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帶來的主要價值,也是我們討論的三個關鍵字:分布式、可擴展性和可迭代性。區塊鏈技術先進、能力卓越,可組建商業網絡,并通過漸進添設節點以及迭代數據與價值交換模型,擴展商業網絡和網絡承載的價值。分布式可保障數據安全、可擴展性可拓展數字經濟與合作規模,可迭代性則大大降低了風險。 中國與東盟各國已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基于區塊鏈安全可信的技術特性,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可以成為國家間的合作橋梁,促進更廣泛的跨國交流與合作。 就實際應用而言,萬向區塊鏈正致力于在中國打造可信數字底座,將區塊鏈、隱私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相結合,為城市打造堅實而安全的數據網絡結構,與物聯網、隱私計算、知識圖譜等關聯技術相結合,為數字城市提供各類分布式的原生創新應用。 通商中國由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及其他創始人于2007年11月成立,旨在建立一個以華文華語為交流媒介的平臺,造就一批雙語雙文化的中流砥柱,保留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傳統,搭建聯系中國與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經濟橋梁。 在此次由通商中國主辦的2021年慧眼中國環球論壇上,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唐良智、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天津市長廖國勛、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蘇州市市長李亞平及江蘇省副省長惠建林按照致辭順序排列等多位中國政府領導受邀出席并發表了致辭。 關于萬向區塊鏈 萬向區塊鏈致力于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化區塊鏈生態圈,從技術、資金、資源等方面全力推動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和落地。目前,萬向區塊鏈在區塊鏈領域累計投入超過10億人民幣,萬向區塊鏈生態在全球投資的優質區塊鏈項目已超過200個。 關于慧眼中國環球論壇 慧眼中國環球論壇是由通商中國于2010年開始舉辦的一個聚焦中國經濟政治發展的論壇,旨在通過資深嘉賓的深度分享與討論為觀察中國發展進程及發展動能轉換提供全面視角,同時為所有參與者搭建一個高度互動的交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