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英特爾正式推出第11代酷睿移動標壓H45系列處理器,它是英特爾繼H35之后又一個移動標壓產品系列,TDP為45W。雖繼續采用10nm SuperFin工藝,但相隔數月之后推出H45所贏得的時間差令10nm SuperFin工藝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英特爾也為H45系列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多達19的代際間性能提升,進而推動了產品整體性能提升。此外H45系列在連接能力上也更進一步,同時支持20個PCI-e 4.0通道、雷電4接口,以及如今已是獨家的英特爾Killer Wi-Fi 6E技術。H45獲得全方位升級并早于預期快速上市的背后反映的是英特爾繼續主導高性能計算的決心,那么問題來了,H45上市了AMD還YES嗎?下半年游戲本市場又將顯現哪些趨勢? H45加緊上市的必要性 今年1月的CES上,英特爾正式帶來了第11代酷睿H35系列移動標壓處理器,這是英特爾首次在10nm SuperFin工藝下推出移動標壓處理器,產品自然廣受市場期待。從過去幾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雖然首發的三款產品包括了i5-11300H、i7-10370H和i7-10375H,但明顯i5-11300H性價比更高,反映到市場上則體現為搭載i5-11300H的輕薄本、游戲本產品上市節奏較快,產品種類也更多,i5-11300H成為H35系列當中挑大梁的角色。雖然外界普遍猜測英特爾會在今年的下半年才正式推出H45,但英特爾似乎還是更想趕上年中大促和暑期消費檔。 11代酷睿消費級標壓H45處理器上市型號 所以,不管是面對競爭對手AMD推陳出新的挑戰,還是自家中高端游戲本市場的產品迭代空缺,英特爾都非常有必要加速標壓產品的布局和上市進度,從而繼續牢牢掌握高性能主導權。于是,我們看到原本傳說中要下半年才會上市的H45系列移動標壓處理器,在5月11日即正式發布。相信游戲本市場也將趕在618大促之前,在英特爾和AMD的雙重推動下迎來一波新品上市潮。 精進的10nm SuperFin帶來性能全面提升 從CannonLake、IceLake再到TigerLake,英特爾已經與10nm走過3年光景。英特爾總是能圍繞制程工藝,通過優化工藝細節不斷完善產品,進一步推高性能降低功耗。不得不說,英特爾挖掘工藝潛力的能力比其競爭對手要優秀得多。全新的H45繼續采用Willow Cove微架構,僅僅是通過優化所帶來的代際性能提升就達到了19,單線程性能進步明顯。同時由于H45系列產品都以6核起步,最高可以到8核16線程,所以H45系列產品的整體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作為H45系列當中的最高端產品,i9-11980HK采用8核16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2.6GHz-5GHz,擁有完全不鎖頻的特性,僅通過英特爾的Turbo Boost Max 3.0技術就可以將它推到5.0GHz。當然玩家也可以通過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Speed Optimizer超頻工具花式調整自己的游戲本。其中Speed Optimizer的智能超頻功能對玩家特別友好,玩家可以在完全不懂參數細節的情況下,設定溫度閾值或頻率閾值,軟件將給玩家提供此設定下的最優解,門檻非常低。 除了i9-11980HK旗艦型號之外,H45也提供了i7-11800H這樣更親民的型號,同樣具有8核16線程設計,主頻稍低為2.3GHz-4.6GHz。隨著發布會進行首批上市的游戲本產品將主要圍繞這兩款產品。隨后英特爾i9-11900H以及i5-11400H這樣的更細分的產品也將陸續上市。 從英特爾官方披露的PPT來看,i9-11980HK相比較之前的i9-10980HK在多款游戲的性能實測中,性能提升約為6-21。相較于19的代際單線程提升來說,實際應用在不同游戲當中的性能提升效果相對而言比較有限。 H45卓越的連接性能 從官方的特性列表里可以看到,H45提供了多達20條PCI-e 4.0與CPU直連加速,給到OEM廠商更多發揮空間。這樣以來,顯卡帶寬不僅得到高速直連CPU,OEM也可以將更多PCI-e 4.0通道分給其他擴展設備。比如現在在H45系列平臺產品上,OEM可以允許用戶連接兩塊PCI-e 4.0 SSD,通過RAID 0的方式構成信息存儲中心,這不僅對游戲玩家是一種性能提升,對需要大量調取數據的創作者更是巨大的辦公優勢。更大的通信帶寬意味著更優質的畫面輸出,最高360Hz高刷新FHD,或120Hz高刷新4K分辨率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在游戲過程中無異于擁有天然的Buff優勢。 此外,去年英特爾全資收購無線網卡供應商Killer的動作震動業界。通過這一行動,英特爾不僅將市場上最優質的無線網卡技術收入囊中,作為其高端系列產品。同時英特爾可以將Killer技術優勢與Wi-Fi 6/6E等英特爾主導的技術進行進一步融合,實現有效的技術內循環優化。 另外有必要著重說的就是雷電4接口,雖然這是去年就推出的,但到目前來說能完全支持該標準的設備并不多。雷電4相比雷電3,視頻傳輸規格和數據傳輸吞吐量都上了一個臺階。理論傳輸速度可達32Gb/s,可同時輸出2個4K畫面或1個8K畫面。 創作者Ready 綜合性能提升和連接效率提升,還有一個消費群體是H45系列的潛在目標用戶,那就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3億內容創作者們。不管是剪片子、做動畫、修圖什么都離不開處理器的性能,但單純依靠處理器性能也是遠遠不夠的,更快速的PCI-e 4.0通道允許用戶搭建雙SSD組RAID 0,從而讓創作者能夠隨時隨地訪問他的內容庫,有效提升項目打開、素材加載速度。 所以對于創作者來說,H45系列的上市,是一個系統性的提升。對比過去的10代產品,AE的執行效率提升20、Office生產力提升14,這都是肉眼可見的改變。可以說新上市的H45已經為創作者做好了相關準備。 競爭形勢再次逆轉,AMD還YES嗎? 當今時代,每一個行業都在內卷,芯片行業也是如此。英特爾與AMD的競爭是涉及到產品、研發、市場、生態全方位的,近年來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更新速度有越來越密集的趨勢。就在今年的1月,AMD搞出了Ryzen 9 5900HX,這讓許多4900H還沒捂熱乎的消費者嚇了一跳,畢竟從4900H真的有產品上市,到5900HX發布,也就隔了半年時間。 AMD Ryzen 9 5900HX一經推出屬于霸榜的存在,而且不僅僅是多線程性能提升17,單線程提升甚至達到23,讓5900HX一度成為移動CPU排行榜上單線程和多線程雙料冠軍。不過這個冠軍也沒坐多久,時間來到5月份,5900HX相關的一些游戲本產品也是才處于陸續上市的階段,結果11980HK就來了。 從英特爾官方的PPT性能測試來看,其11980HK對比AMD的5900HX,有11-26的游戲性能領先,同為8核16線程,由于5900HX基礎頻率為3.3GHz,最大加速頻率僅為4.6GHz,主頻動態調節上比不上可以最大2核5GHz、4核4.9GHz、6核4.7GHz、8核4.5GHz的11980HK來的效率高,性能略有弱勢不難理解。 11980HK有望重奪性能王者寶座 此外對比11980HK與5900HX性能參數可以發現,11980HK擁有24M超大三級緩存,并且如前文提到的它提供了多達20條PCI-e數據鏈路,反觀5900HX它的PCI-e版本還停留在PCI-e 3.0階段,在處理器與顯卡、SSD等通信效率上,顯然5900HX差了一個量級。綜合以上,幾乎可以毫無疑問的說,i9-11980HK相關產品上市之后,移動筆記本處理器性能榜首的位置將會易主。 至于,“AMD還YES嗎?”這個問題我們或許不能僅通過一款、或者一代產品的對比差距就武斷地得出結論。但隨著H45系列上市,AMD以及選擇AMD的OEM游戲本產品應該會躲不過一輪小幅度降價,這無疑是等等黨的又一次勝利。 游戲本將迎上市潮 100萬顆出貨! 信心非常足! 超過80款新品! 華碩ROG同步上市的新品“幻16” 這是英特爾發布會在發布H45系列時透露的額外信息,其中100萬顆是指,英特爾在正式發布H45之前,就已經出貨了100萬顆給到OEM廠商手中,這表示英特爾本身非常有信心,OEM廠商也對新系列充滿信心,可預見的是H45不存在產能問題,首批上市即100萬顆,想買的話人人有份,問題不大。 此外,在產品設計上,OEM廠商也高度配合H45系列的上市,根據英特爾官方給出的數據,將會有超過80款基于11代H45的全新游戲本產品上市,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基本都位列其中。可以想象,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在未來3-6個月電商大促和暑促假期,想要挑選一款適合的游戲本是非常容易的。 游戲本市場有望保持量價齊高的局面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唐炯說:“廣大電競愛好者通過PC平臺,實現了跨越時空、疆域和邊界的連接。”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全球疫情意外打開了電競市場快速上升的通道。全球電競觀眾總數突破4.95億,增長11.7,電競和游戲相關產業的收入則上升了15.7個百分點。反映到游戲本、游戲臺式機上面,2020年游戲本零售銷量同比增長28,游戲臺式機同比增長41,而2019年這兩個數字僅為8和-5。中國游戲本市場的均價由2016年的5800元左右,上漲到今天的約7195元。可以說在英特爾及全行業合作伙伴的共同助力之下,游戲本市場在過去的2年內,呈現出量價齊升的市場格局。 Z世代群像 作為游戲本最主力的消費群體,Z世代出生的年輕人,如今已經來到18-20歲關口。他們擁有不同于以往人群的全新生活方式,更前衛的價值觀和消費理念。過去幾年電競職業化、產業化,讓這一娛樂方式深入年輕一代的生活。隨著英特爾、AMD和NVIDIA巨頭之間的競爭內卷,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性能都在提速。過去標準一年一換代的節奏,被逐漸打亂。這給了OEM廠商不斷探索游戲裝備的新設計,新玩法,打造越來越針對細分場景的游戲本產品帶來了動力,也為真正具有游戲熱情的消費者提供新的刺激。 綜上,雖量價齊升的難得局面似乎需要一些時代背景和一些特別的運氣疫情因素,并不見得能繼續延續。但我認為,游戲本市場穩固基本盤,長期保持高出貨量、高價格的格局應該問題不大。對于“等等黨”消費者來說,可以考慮用時間來等“紅綠藍大廠”迭代產品所帶來的附加性能,但想通過時間來等降價恐怕是難以如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