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訂單需求、物料調配等信息實時更新;物聯網對生產運行狀況、設備異常進行可視化監控;全自動生產線同時操控數十臺機械臂,送料、焊接、裝配一氣呵成…… 這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未來工廠”,而是在數字技術賦能之下,“數字工廠”中正在上演的景象。 ![]() 消費互聯網的巨大成功,為中國億萬消費者帶來了跨時代的便捷和高效。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開始換上“數字”引擎。數字技術在一、二、三產業的廣泛應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產業增添生生不息的澎湃動力。 作為我國數字產業鏈最高規格的展示平臺之一,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于4月25日-29日在福州隆重舉辦。本屆展覽會以“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開啟數字中國新征程”為主題,全面展示各行各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果,“劇透”觸手可及的“數字中國”未來圖景。 數字經濟釋放發展紅利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御風踏浪,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能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8。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電子商務、遠程辦公、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無人技術、機器人、健康碼、直播電商等基于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和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蘇經濟“兩場仗”提供了重要支撐。數字經濟成為有效疫情防控、有序復工復產和快速復蘇經濟的重要基礎。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顯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令千行百業的數字化進程被大大加快,讓2020年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之年。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迎接數字新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潛力和無窮的可能性。 剛剛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單列篇章,對“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還列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重點發力,以應用為牽引,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開源生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 國企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許多行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抓手。 在制造業企業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可謂“快人一步”。本次展會上,富士康重點展示了在精益咨詢與自動化、智慧工廠信息化、工業數據資產管理、工業智能AI+、5G+工業應用、場景化專業云、智能物流、數字化組織與人才、AGV+協作機器人、工業互聯網平臺、跨行業跨領域方案等創新實踐和探索。 ![]()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國有企業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 今年2月,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中央企業要做推動數字化升級的排頭兵。“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聯合建立國家層面戰略引導、企業牽頭推進、社會主體引入的數字化平臺,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支撐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服務數字中國建設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事實上,早在2020年,國資委就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明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數字化轉型成為國資央企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已經取得積極進展。 國資委數據顯示,國有企業充分發揮新基建主力軍作用。在5G、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斷提速。80多家央企建成集團級數據中心,搭建了以“航天云網”、“中電互聯”為代表的60多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三大運營商建成5G基站超過70萬個;中國商飛打造國內首個5G全連接工廠;中國寶武通過“無人工廠建設”實現行車操作的準“無人值守”;國家電網打造新能源云平臺,推動3000余家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國有企業還聚焦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培育壯大數字產業,近60家央企設立了數字產業公司,70多家中央企業電商業務年交易總額超過6萬億元,培育了國網信通、寶信軟件、昆侖數智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企業。 中國建筑集團作為大型建筑業企業,攜旗下中建四局、中建科工、中建智能和中建電商等企業在本屆成果展覽會集體亮相。重點展示了中建四局的BIM+智慧工地平臺、超高層建筑智能頂模系統,中建智能自主研發的四個智慧水務平臺,中建科工國內首個鋼結構智能制造生產線、裝配式建筑數字化設計平臺,以及中建電商的“互聯網+建筑”平臺云筑網等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 ![]() 2020年初,上海市以“一網統管”為引領,開啟了一場超大規模的智慧城市創新實踐。在管理理念上,城市居民被看作“用戶”,“城市管理和服務”被看作“產品”;在組織設計上,首創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設計了城市、區、街鎮三級架構。在本屆成果展上,中電科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展示了上海數字治理和城市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創新實踐,以及“一網統管”如何為城市精細管理賦能,全面展示各區城運單位的優秀案例和解決方案。 展覽會的“老朋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第四次在此亮相,展示PKS體系基礎核心軟硬件、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以自身在網信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為黨政和企業提供“數字解決方案”,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作為北京2022冬奧官方合作伙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也在此亮相,展示三峽集團公司在工程建設、電力生產、流域調度、生態環保以及集團管控大數據、數字檔案館、軟件、工程數字資產等數字轉型方面的建設成果、典型案例。 每個產業都能“重做一次” “先行者們”的探索,讓數字技術釋放出巨大的價值和發展活力,也向整個社會展示了數字經濟擁有的廣闊前景。 挖潛數字技術,釋放數字紅利。不論是在汽車、船舶、3C等自動化基礎優良的離散型制造行業,或是在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等生產制造過程相對成熟的流程型制造行業,還是智能交通、城市管理、運營商通信等領域,都在加速擁抱數字化。數字技術在一、二、三產業的廣泛應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產業增添生生不息的澎湃動力。 無疑,數字經濟的腳步還會繼續前行,隨著數字技術全面嵌入到產業體系之中, 將打破傳統的生產流程、生產模式和管理方式。 工業互聯網是中國華能集團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近年來,華能實現了由傳統的管理信息化到生產數字化的飛躍。在本次展會上,華能集團重點展示華能智慧能源系統:包括華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智慧電廠、智慧煤礦、智慧物資供應鏈、華能智鏈、財務共享中心等。 正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所言,數字化真的在改變所有的行業,它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源源不斷地滲透到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然后誕生一些新的組合,重新定義產業化。因為數字化,幾乎每一個行業其實都可以“重新做一次”。 知易行難,不同行業領域融合創新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各異,當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對于傳統行業企業而言,也需要一個好的合作伙伴與企業一起,梳理數字化轉型需求,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為展商帶來了更廣闊的平臺和新的發展契機,也將更加深入地詮釋數字化轉型的成功范例和有益啟示,促成各地政府、社會組織、各類企業深化合作。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突破障礙,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拓展自身發展空間的同時,還將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同頻共振,為產業數字化加速,為數字經濟騰飛提供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