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李錦超與父親李偉在牛蒡基地。今年與他們合作的農戶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000畝。 畢業回家第四年,李錦超和阿里一起做了一款自己滿意的商品。作為廠二代,2017年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畢業后,他回到父親李偉的徐州康匯百年有限公司分管電商業務。 讓李錦超興奮的新品是牛蒡蛋卷和牛蒡代餐品。上市以來,兩款商品的銷量均保持了每個月30的增長。以前線上線下銷售占比,線上可以忽略。現在通過新品的帶動,不到半年線上占比已經突破10。 牛蒡是一種形似山藥的農作物。作為一種小眾產業,豐縣的產量占了全國的一大半。上世紀80~90年代,由于被認為有抗癌效果深受中老年人追捧。 2000年后,隨著抗癌賣點的消失,牛蒡的行情一路下跌,種植面積、產值都出現了下跌。開發新的商品,發展電商成為不二選擇。 豐縣副縣長姚鳳騰介紹,30的牛蒡是通過鮮牛蒡的形式在市場上流通,其他以牛蒡酒,牛蒡茶等深加工產品為主。 徐州康匯百年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種植、加工、生產、銷售,已有30年歷史。林錦超家的天貓店開設于十年前,由于沒有專人運營,生意一直不溫不火。回家后,林錦超發現,網店最大的問題是商品結構單一。 “牛蒡茶占了商品結構的一大半,適合年輕人和小孩的商品很少。我的策略是要往快消品轉型。”李錦超說。 破局比想象要難很多。沒有產出一直在研發上投入,父子的分歧2019年6月的一個夜晚達到高潮:飯桌上激動的父親,把家里的電視砸了。 “不靠譜”成了父親對李錦超的評價。 林錦超沒放棄,繼續研發新品、請人代言、做直播,前后花了200多萬元。遺憾的是,銷量還是不見增長。 徐州康匯百年有限公司位于豐縣金陵工業區,距離縣城28公里。生意不好的時候,每天的貨,要李錦超開著小貨車送到縣城區。 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5月29日,李錦超參加了一場阿里與豐縣合作的直播。直播結束后他發現較之4月,5月實現了30的銷售增長。 更深的變革在三個多月后到來。2020年9月,豐縣與阿里數字鄉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事業部簽約,雙方將在精品網貨打造、產銷對接、整合營銷上開啟合作。 簽約后,作為豐縣牛蒡龍頭企業,李錦超開始忙碌起來,那段時間阿里小二每周都會去廠里。 “以前研發新品靠經驗和試吃同行的產品。這次靠的是阿里的數字能力和趨勢判斷,我們知道商品賣給誰,他們的需求是什么,最終投入產出可量化。”李錦超說。 李錦超介紹,阿里建議研發聚焦在零食和代餐品,并給了口味建議。生意好起來,李錦超也越干越有信心,“沒遇到阿里之前很迷茫,電商沒做起來,哪里缺人我就在哪里。幸好父親一直在支持自己, 和阿里合作后認清了一點,電商做到最后是產品為王。” 李錦超計劃,接下來他與阿里一起研發牛蒡奶昔等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的產品。 ![]() 牛蒡蛋卷火了之后,帶動一群90后留守媽媽就業。 新品的熱賣也激勵了上下游從業者。 牛蒡不景氣的那些年份,農民們改種小麥。牛蒡一年可以種兩季,去年情況好起來之后,李錦超給了農戶更好的收購價格。 農戶孟東有500畝牛蒡種植基地。他介紹,去年和李錦超合作的農戶,每畝增收4000多元。3月23日,李錦超告訴記者,今年與農民合作種植面積已經有5000畝。 生意好起來之后,李錦超招了一個團隊負責接單、發快遞。她們大多是90后留守媽媽,以前在超市、工廠上班,月薪2000元不到。 現在,她們人均月薪有4000元。騰熙熙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丈夫在外務工,家中有個7歲的孩子。 “對我們的要求是可以熟練使用電腦,懂得和消費者交流。能照顧小孩還有一份好的收入,挺開心的。”騰熙熙說。 豐縣副縣長姚鳳騰認為,做出爆款只是豐縣農業的第一步,未來希望與阿里一起在農產品上行上做更多的探索,通過數字化打通產、供、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