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訊 (記者 王薛淄)2月2日,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日用雜品行業十件大事》,分別是共戰疫情,日雜行業在行動;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布局行業未來;積極參與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評選,制傘行業倆人入選;樹立先進典型,組織開展“中國日用雜品行業‘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人物”推薦活動;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晉江恒溢雨具有限公司申報項目榜上有名;日用雜品行業標委會優化整合試點工作結束,方案通過公示;多家企業入選中國輕工業二百強榜單,繼續開展日雜行業十強評選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牙刷分會、杯壺分會、鏡業分會、制傘專委會到屆,順利完成換屆工作;繼續推進產業集群建設,“中國酒店用品之都”、“中國口杯之都”通過復評考核;推動團體標準建設,協會首個團體標準《不銹鋼真空旅行壺》正式發布實施。 記者留意到,日雜行業不僅注重科技創新,積極進行團標建設,彌補行業發展空白,還對科創人才、骨干企業、產業集群地進行表彰申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彰顯領軍效應。 在標準制定方面,2020年以來,協會根據現有杯壺產品的標準現狀,組織技術專家對杯壺生產企業的工藝流程和技術水平進行深入調研,決定適應市場需求,補上發展短板。5月6日,協會批準發布《不銹鋼真空旅行壺》團體標準,編號T/CNSAIA 001-2020,《不銹鋼真空旅行壺》團體標準填補了我國不銹鋼真空杯壺類產品在戶外旅行使用方面的空白,為消費者選購材質更安全、質量更可靠、性能更優越的旅行壺產品提供了質量和安全保證。8月19日,《鈦杯》《不銹鋼真空烤瓷保溫杯》兩項行業標準審查會、《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真空杯》團體標準啟動會召開。這些標準的制定與審查既代表了行業在技術創新上的進步,而把技術創新和標準化工作做好做扎實,也進一步推動著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創新發展方面,日雜行業也聚焦行業發展痛點,堅持理論與實踐并行。2020年7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協會所屬制傘行業晉江市恒溢雨具有限公司申報的“自動組裝中諜的傘骨加工裝置”榮獲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該專利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一次性完成傘骨開槽、中碟組裝的自動組裝中碟的傘骨加工裝置,實現了自動化中碟組裝和夾合,參評專利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該技術是傘具產業一次突破性的創新,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傘具競爭能力。8月30日,制傘業首家智能工廠——福建聚贏傘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晉江市三創園正式成立,該項目聚焦目前制傘業自動化程度不高,標準化欠缺的行業痛點,投入100條自主研發的傘中棒智能裝配流水線,將傘中棒裝配過程中10多個繁雜手工工序完全用機器替代,全天候生產,1條線可替代8—9名工人的工作量,節省90以上用工。項目將形成高自動化、高效率、高精度和低成本的生產模式,實現生產智能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改變行業散、亂、弱現狀,達到降本增效目的,推動傘業智能化生產進程。 在產業集群提質方面,經過持續培育發展,產業集群多成為當地支柱產業、區域名片和脫貧主力軍。根據中國輕工聯《中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共建管理辦法》和協會共建特色區域稱號的標準,2020年分別對揚州市杭集鎮“中國酒店用品之都”進行了第二次復評考核,對浙江省永康市“中國口杯之都”進行了第三次復評考核。據了解,自2011年“中國口杯之都”正式落戶永康以來,該地始終圍繞“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目標,加速推動口杯行業質量提升、標準提檔,全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培育、品牌化經營。全面加快口杯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杯壺產品在內貿及外貿市場上都占據了絕對優勢,產銷量穩居全國第一,全國最大口杯產業集群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而2014年授予“中國酒店用品之都”稱號的杭集也在該地政府幫扶下成為日用品產業成為全國最大酒店日用品生產、銷售及出口基地,產業集群地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時期,過去的五年,國家和日用雜品行業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對于未來,協會方面表示,將按照中國輕工聯統一部署,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五中全會對行業工作提出的重點任務的基礎上,以總結“十三五”時期行業發展為基礎,找出行業發展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日雜行業所屬11個子行業“十四五”行業發展指導意見,為實現我國日用雜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