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枸杞的發源地和正宗原產地,早在1961年,寧夏中寧就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枸杞生產基地縣,1995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 互聯網浪潮之下,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中寧枸杞產業插上了“數字化”的翅膀。在中衛市、中寧縣政府,研究機構,高校,數字經濟領域的企業、專家和當地從事枸杞相關產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寧枸杞正走上一條充滿希望的,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做好頂層設計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近年來,中寧縣政府立足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始終把提振枸杞產業的使命扛在肩上,著手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大力推進枸杞產業整合,不斷完善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生態“六位一體”產業體系。 近日,中寧縣發布了《關于印發中寧縣推進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通知》,設立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并配有完備的考核細則,從良種繁育、標準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個方面給予各項補助支持,為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政策和資金基礎。 此外,中寧縣還先后發布《中寧枸杞標準》和《道地藥材中寧枸杞認證標準》,嚴格規定了“中寧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使用,并組織開展了在線維權和區內外打假整治行動。同時,中寧縣積極部署加快中寧枸杞產業創新研究院和質量檢測中心的建設,并對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進行改造并建成中寧枸杞專賣店和專柜上千個。在枸杞的銷售市場,中寧縣力排眾議,統一了市場指導價格,并實行線上線下同質同價,有效避免了惡性競爭。據了解,目前中寧已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4家。 大數據賦能枸杞智慧化管理 中寧建立了寧夏第一個枸杞單品大數據平臺—枸杞產業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同步開發了枸杞掌中寶APP,并已上架多個應用商店。 據了解,枸杞產業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是以“提升產業管控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市場分析能力、提升運營運維能力”為目標,主要利用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通過對枸杞產業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動態化管理和運營,實現了對枸杞全產業鏈數據的采集、存儲、管控、治理、挖掘、分析、應用和展示。 枸杞產業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一是可以通過通過小型氣象站,基地視頻監管,給農戶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二是可以與專家在線溝通,對農戶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答疑;三是通過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來引導農戶科學種植。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枸杞產業的溯源等一系列工作,提升寧夏枸杞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加快推進資源整合 打造“六位一體”全產業鏈 現下,在中寧縣找方向、補短板、強措施、萬眾一心、群策群力下,中寧枸杞產業發展的藍圖正逐漸在我們面前展開。這其中,如何整合資源,打造現代枸杞產業鏈體系至關重要。 據了解,為保障市場順利運行,中寧縣成立枸杞定價委員會;為枸杞產業吸引人才并提供智力支持,中寧縣積極建設了創新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為助力中寧枸杞品牌提質增效升級,中寧縣圓滿舉辦了三屆枸杞產業博覽會以及中寧枸杞產業科技創新大會。 在確保枸杞質量安全的前提下,中寧縣首先積極推進枸杞質量安全,全面推進全產業鏈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構建了縣鄉村網格化監管的“三級全覆蓋”,并著力推動枸杞產業與文化旅游業、休閑觀光農業、醫養健康產業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建設國家級中寧枸杞市場,培優扶強本地龍頭企業,全力構建集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生態“六位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系,為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加裝“引擎”。 此外,中寧縣的冷鏈物流倉儲、保稅倉庫、城際鐵路中寧東站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并依次投入使用,鄉村旅游示范點和電商產業園也已建成運營,下一步也將持續推進GAP、道地中藥材、綠色、有機等認證,提升產品質量,加大產業投入研發,以創新的精神實現枸杞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