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下午,宜昌市第五屆農業農村實用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在三峽職院創業創新大樓落下帷幕。此次大賽涌現了一大批農村實用人才,展示了許多高質量的好項目。 ![]() 其中一個很特別的項目,給在場評委和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項目不養殖,也不種田,也不賣農產品,而是一位從城市回歸鄉村種花的姑娘,講述她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思路。 ![]() 這位姑娘是來自宜昌枝江曉韻田園的羅海霞,她和先生從一線城市回歸田園生活,用了2年的時間將一個雜草叢生的農家院落,打造成一個花園式的美麗庭院,還獲得了2020年宜昌市最美農戶的榮譽。借助網絡媒體,她也把自己養花造園,改善環境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的農戶通過栽花種樹,美化環境。 其實很多人對農村種花美化環境有一些誤解,覺得這是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才去做的錦上添花的事情。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分貧富,不分身份。 ![]() 海霞欣喜地告訴我們,一些項目的實踐經驗:當農戶門口種上美麗的花卉綠植之后,連那些原本抵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村民,都會感受到這份美好。開始主動收拾房前屋后,讓自家的庭院與周邊環境的“美”相匹配。 她首次提出“以花為媒”的鄉村園藝模式,用這個創新的理念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就是根據農村的實際環境,以庭院為單位,進行規劃設計。利用多年生的花卉綠植,去打造鄉村環境。達到四季景致各異,年年風景不同,一村一品,風格各異。避免千村一面,風景雷同的問題。 ![]()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確實,能寄托我們的鄉愁并不是人造景觀那些壇壇罐罐,或者竹匾石磨景觀,更多的可能是村口的一棵百年老樹,或者某年春天花開滿園的景象。 ![]() 海霞還介紹了自己創業的思路,從園藝自媒體,到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再到生態苗木基地,打通整個“美麗產業鏈”的暢想。以個案帶動項目,以項目帶動產業,以產業的擴大應用帶動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經過激烈的角逐,“以花為媒”的鄉村園藝模式,建設美麗鄉村的這個項目,被評為本次創業創新大賽的三等獎。希望這位美麗的種花姑娘,能帶著她的新模式,去普及美,塑造美,延續美。為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添上一抹亮麗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