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起航 2020 年11月24日,《嫦娥?圓夢徽寶》探月紀念藏品發布會在海南召開,這是為預祝嫦娥五號探月取壤任務圓滿成功,與嫦娥五號發射同期舉辦的中國航天文化藏品發布會。為了更好的傳播中國航天文化,傳承中國航天精神,經中國航天基金會授權、北京工美文化出品的《嫦娥?圓夢徽寶》和田玉系列和牙雕系列藏品上市發行。 ![]() 中國探月工程原常務副總指揮、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九二一工程辦公室綜合局原局長、中國航天基金會副理事長王東炬,中國科技集團運行保障部原部長、航天基金會王塞南副秘書長,航天基金會事業發展部部長楊愛民,北京工美文化藝術總設計師陳鵬,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春柯,中國玉雕藝術大師王建等航天界、工藝美術界的領導和嘉賓以及媒體界的代表出席發布會。發布會上,《嫦娥?圓夢徽寶》和田青玉版、和田碧玉版、和田青白玉版、白玉版、羊脂玉版,《嫦娥?圓夢徽寶》牙雕珍藏版、牙雕至尊版亮相在眾人面前。 ![]() 《嫦娥?圓夢徽寶》系列藏品 作為中國航天基金會授權、北京工美文化出品的《嫦娥?圓夢徽寶》,本著打造出經典的嫦娥五號紀念藏品為宗旨,由國家級大師創作,并采用優質的原料打造而成?!舵隙?圓夢徽寶》雕系列藏品由中國玉雕藝術大師、國家璽印制作技藝傳承人、《北京奧運徽寶》原創團隊之一的王建創作雕刻完成;《嫦娥?圓夢徽寶》牙雕系列藏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牙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柯創作雕刻而成。 ![]() 中國探月工程原常務副總指揮、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發布會上致詞 ![]() 中國玉雕藝術大師、國家璽印制作技藝傳承人王建發布會上作藏品介紹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牙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柯發布會上作藏品介紹 1970年4月,“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成功將“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從此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序幕,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了太空時代。50年后的今天,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將圓滿收官,將實現首次采回月壤,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九天攬月”夢想,用《嫦娥?圓夢徽寶》永遠銘記這一偉大時刻,極具歷史紀念意義。 《嫦娥?圓夢徽寶》以嫦娥五號采集月壤“返回艙”、“中國龍”及“月球”為造型元素;兩條形態各異的龍盤駐在“返回艙”上方,環繞著代表月球的“明珠”,呼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雙龍戲珠”;以采樣返回艙構成璽基主體,上面雕刻月球車和“九天攬月”書法,用玉璽承載嫦娥五號的核心元素;底印篆刻皇家書畫家愛新覺羅?啟順老師創作的“圓夢”璽印,點題中國航天事業圓夢之旅。 據悉:《嫦娥?圓夢徽寶》為嫦娥五號紀念的核心藏品,全球限量發行,每尊都配備中國航天基金會監制、北京工美文化出品、大師創作、愛新覺羅?啟順創作及和田玉國家檢測等相關證書,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請放心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