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裝修九家苦。家裝行業事關所有人的居住幸福,也因此,對其優化變革的呼聲一直很高。疫情可以說是個轉折點,在新的產業形態下,無數裝企正高舉數字化大旗,將提升效率、優化服務作為發力目標,上下求索、銳意革新,組成了一副奮起自救的群像故事。 家裝行業依然槽點很多,這個毋庸置疑。 裝修行業本身屬于高度垂直的實體業務,工藝上重人工、工程上自動化難提高,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工程質量難以形成標準化交付,體驗差也就在所難免了。而且,家裝行業龐雜,產業鏈漫長帶來的行業效率低下也是產業發展備受掣肘的一大原因,不過我們也看到,這些年來不少企業開始發力整合,產業結構和組織要素在一步步優化之中,這也算趨勢之必然了。 近年來,家裝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挑戰也變得更為嚴峻,資本市場疲軟、上游房地產行業低迷,尤其是精裝房政策的推行和存量房時代的到來,對很多家裝公司而言流量入口被進一步被截斷,企業生存面臨挑戰。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政策要淘汰的不是產業本身,而是陳舊落后產業運營思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誰能擁抱變化、快速轉型,誰就有更大的生存機會。 事實上,我們不妨從四條主線,來追蹤家裝產業的變化、突圍路徑。 ![]() 其一,數字化進階,產業運營改革深化 。家裝行業因為重線下屬性一度被認為是最難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行業之一,但在產業數字化大潮和互聯網技術的介入下,當前家裝行業其實已經邁入了數字化轉型初期,與產業的融合正在不斷深化。 概而論之,早期的家裝數字化,更側重營銷端,解決的是信息差和線上客流的問題;而當前的數字化已經開始觸及核心、初窺門徑,云設計、云渲染、VR實景看房等數字化工具和PaaS平臺、ERP工地管理系統等數字化管理系統的不斷應用,帶來了行業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極大提升。尤其是齊家網等家裝平臺在其中發揮的賦能作用日益明顯,平臺們通過打造涵蓋營銷、設計、施工、運營管理、供應鏈和售后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起標準的數字化流程和體系,推動家裝行業的改革向著數字化服務全流程打通和全鏈條端對端產業協同的更高階段邁進。 其二,多元整合,裝企綜合服務屬性強化 。在裝修這項長流程、多節點的活動中,裝修公司是直接接觸用戶和整合承擔工程的端口。用戶便捷性和行業服務效率提升的雙重需求,驅動著家裝公司的跨界整合能力不斷強化,一站式打包滿足用戶關于家裝設計、家居定制、建材采購、施工裝修、軟裝配飾和售后服務的多項需求成為數字化時代家裝公司的基本要求。 裝企的綜合服務屬性不斷增強,其中又以對供應鏈的整合趨勢最為突出。裝企或自建打通建材采購渠道,或選擇借助垂直家裝平臺建立的供應鏈聯盟來補充自身的建材供應體系,從而幫助客戶解決在上千種主材、輔材間繁雜的選擇和采購難題,以省心和高效來提升用戶服務體驗。 其三,以消費需求為導向,更多模式創新不斷涌現 。從清包、半包、全包到整裝和全案設計,這些我們熟知的家裝服務模式,在特定時期因為客戶的需求變化而出現和演進。而在當前,隨著新生代消費者對于家裝服務更省心、更個性和更智能的需求特征日益明顯,裝配式裝修、全屋定制、智能化裝修,以及更小眾一些的被動房、零碳建筑等多種創新家裝形式還在不斷涌現,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得到滿足,裝企的服務客單價也得到提升,行業增長出現了更多風口拉動。 以裝配式裝修為例,這種將工廠生產的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進行組合安裝的裝修方式,具備工期時間短、質量可控、交付標準的顯著優勢。在日本裝配式裝修已實現60的覆蓋率,而在我國,裝配式裝修才起步不久,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盡管業內存在不少對于裝配式抹殺家裝服務個性化的爭論,但其存在本身就意味著裝配式必然滿足了一部分客戶的實際需求,創造了客戶價值才得以發展至今,至于個性化需求,不妨交給定制家居和高定設計,讓市場選擇多樣化、消費者各取所需,兩者互不矛盾。 其四,服務意識崛起,裝企 品牌戰略萌芽。不可否認,家裝行業也是有過一段“輝煌”時期的,曾經依靠上游房地產行業的繁榮,裝修公司僅靠小區地推就能攬到不少客流,并且大部分消費者對于家裝知識捉襟見肘,裝企“一言堂”的賣方市場往往能帶來高額的裝修收入,不少裝修公司也因此發跡。 不過顯然,這種“有利形勢”已經一去不復返,面對高要求、重體驗的新生代消費者,想要輕松賺錢的經營思維已然被時代拋棄,從粗放式發展轉型精細化運營,提升服務體驗、走向品牌化競爭才是大勢所趨。 10月底,國內最大的家裝垂直平臺齊家網聚集了千名行業人士共同召開第四屆全國家裝行業峰會,將服務升級作為年度戰略發布,并首次提出建立“全生命周期用戶服務標準”,服務體驗優化被提到更高戰略水平,口碑和品牌的打造成為裝企塑造長遠競爭力的關鍵助力。 可以說,這四條主線代表了家裝產業新的未來,目前也已經有眾多玩家投身其中、推動進化發展。技術創新、運營革新、服務升級,家裝行業正在上演年度“奮斗”大戲,結局如何?畢竟是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行業,我們不妨心懷期許、多點耐心,讓時間來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