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消息 百度CEO李彥宏在由中央網信辦主管、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主辦的全國網信工作指導性刊物《網絡傳播》雜志發表署名文章。 李彥宏表示,今天百度能影響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每天有數以億計的網民來到百度,根據搜索結果去做決策。平臺越大,責任就越大。因為好的、壞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在網上都有,這對百度的產品理念和行為準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彥宏還介紹道,目前,百度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百度大腦”,每天有超過60萬合作伙伴使用這些最先進的技術,日調用量高達4090億次。 以下為文章全文: 李彥宏署名文章談“責任”:不忘初心不負夢想 今年是新時代的開局之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過去,百度這一批互聯網公司都是改革開放最堅定的實踐者。1999年,我受邀回國,參加建國50周年慶典的觀禮活動,那一刻的心潮澎湃至今仍常常想起,在祖國的感召下,我下決心回國創業。3個月后,我懷揣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帶著在美國申請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回到祖國,創辦了百度,這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最正確的選擇。我們搭乘國家改革開放的快車,堅持研發自主核心技術,成功打造出屬于中國人的全球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 百度從成立之初,就立下“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希望讓人們不管在哪里,離信息和知識的距離都是一樣的。今天,百度能影響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每天有數以億計的網民來到百度,根據搜索結果去做決策。平臺越大,責任就越大。因為好的、壞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在網上都有,這對我們的產品理念和行為準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我們確立了百度的新使命——“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讓我們的事業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為我們的產品注入全新的時代價值。我們不僅要滿足網民對搜索的需求,更要借助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力量,為用戶提供價值,幫人學習,讓人成長。 今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信息世界,不可能建立在利用算法尋找捷徑,以及誘導用戶沉迷于無價值,甚至低俗信息的基礎上。我們不能只想著怎樣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一味追求點擊率和用戶時長,而是要敬畏依托技術與用戶建立的信任關系,堅持傳播正能量。之前,我們對外發布了簡單搜索,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語音、圖像、自然語言的精確理解,并能根據兒童和成人的不同聲音,給出相應的不一樣的搜索結果,而且簡單搜索在搜索結果里面永遠不放廣告。同時,這些年來,我們也一直在利用技術的力量與不良信息作斗爭,僅今年前5個月,我們就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挖掘等技術,打擊網絡有害信息122億余條,有力地促進了網絡空間的清朗。 技術是百度的信仰,技術報國是百度人的共同追求。面對正在興起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我們很早就開始布局。2013年,百度成立了全球首個深度學習研究院,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核心技術突破,部分指標比肩甚至超越了全球頂尖水平。百度還通過開放人工智能平臺,為全社會的高效創新賦能,以技術創新服務網絡強國的構建。目前,百度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百度大腦”,這些核心能力都已經免費開放出來,每天有超過60萬合作伙伴使用這些最先進的技術,日調用量高達4090億次。 如今,從規模上講,我國已成為全球互聯網第一大國。未來的幾十年,是我們由互聯網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關鍵機遇期。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百度將堅守初心,不負夢想,不斷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推動前沿核心技術突破,用科技的力量,去更好地滿足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