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產品漲價了!身處常年價格戰的家電行業和高速迭代的消費電子行業,這樣的操作可不太多見。這在已經習慣了秒殺、拼單、補貼、直播搶購的消費者看來,各品牌電視產品的頻頻漲價也與目前經濟復蘇、促進消費的大勢似乎背道而馳。而電視漲價背后,究竟有何緣由? 據了解,目前創維、海信、小米等電視廠商在8月底已經紛紛開始漲價。其中,創維電視漲幅約為15,榮耀智慧屏X1系列整體上調200元,而從小米電視8月28日下發給門店的價格調整表上可以看到,小米43吋電視上漲了100元,55吋上漲了200到300元,65吋則上漲了200元。 ![]() 最新消息顯示,TCL電視也將于9月中旬起開始漲價,覆蓋全線32吋到75吋產品,零售價上漲200至2000元不等。而TCL此前一直還未漲價的原因,得益于其一早布局了產業鏈上游,擁有華星光電面板工廠,在面板的供應上相比其他國產廠商有所優勢。 ![]() 圖:華星光電 作為電視整機的核心部件,液晶面板占據了電視60左右的成本,可以說是電視的核心技術之一了。而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三星、LGD逐步減產或停止生產液晶面板,上游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偏緊,在供求關系和成本驅動之下漲價了30-50。 據奧維睿沃9月7日晚發布的9月上旬TV面板及整機價格快報顯示,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在8月迎來較大漲幅后,9月依然維持在了較高的水位。其中,本月漲幅最大的是50、55吋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漲幅均為10美元,其次則是43和65吋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分別上漲7美元和6美元,39.5、75吋的面板價格則均為5美元,漲幅最小的32吋面板也有4美元。 ![]() 上游液晶面板的持續高漲,帶動了下游各大電視廠商的齊齊提價。但就本輪漲價的主要原因來看,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上半年市場低迷,各大電視廠商的銷量不佳,在面板的采購備貨上也普遍保守;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形勢好轉,北美、歐洲彩電市場也逐漸恢復,8月也是各應用LCD液晶面板的備貨高峰期,各大彩電品牌為保住份額而積極備貨,導致大尺寸LCD面板產能總體供應偏緊。 行業專家預計,在供應端,三星將于今年11月底關閉韓國的液晶面板廠,LG韓國的液晶面板廠的生產則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中國大陸新增的液晶面板產能還處于爬坡階段,因此產能不會過剩、價格不會快速下降。 具體到價格方面,液晶電視的面板價格上漲預計今年10月見頂、年底回穩,整機價格的上漲預計延至今年10月份,然后維持平穩狀態。目前的電視產品價格將會是接下來三個月直到年底的最低價,十一、雙十一也會被各大電視廠商更加謹慎對待,618的勁爆價格是不會出現了。對電視產品剛需的用戶,考慮在當下入手電視產品是個好時機,剛漲100、200元的產品均值得留意,特別是目前還未漲價的TCL電視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