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0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機性能TOP100和國際人工智能性能AIPerf500榜單在京發布,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建設的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青城之光”分別位居榜單第四和第六位,標志著其進入了中國運算能力最強的超級計算機陣營。 ![]() 圖說 | 同方助推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躋身行業領先 據了解,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為有效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動自治區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做出的重大舉措。項目由自治區科技廳主管投資,由清華大學設計、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并提供了數千臺核心超算服務器和配套計算機設備構筑高性能雙路計算節點。而就在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上,該項目還被授予“科技進步優秀獎”。 資料顯示,該平臺設備包括通用計算系統、人工智能加速計算系統、大數據存儲支撐系統等,可同時滿足高端科學計算與大規模人工智能訓練的需求。設備總內存容量達320TB,存儲系統容量80PB,科學計算理論峰值性能可達到每秒5千萬億次,實測性能超過每秒3千萬億次,人工智能實測性能每秒達4千萬億次,已成為當前國際先進、國內領先、中國北疆最大規模的應用型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 圖說 | 同方為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產品安裝調試 同方計算機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率先采用CPU+GPU的異構加速計算架構,實現了真正的HPC和AI的融合,可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為5G、信息安全、大數據、生命科學、虛擬現實等新技術領域提供超級算力服務。而清華大學和同方股份聯合研制的TStor分布式存儲系統,更是國際領先的使用大規模糾刪碼算法的存儲系統,將有力助推內蒙古自治區實施“計算存儲能力倍增計劃”。 此外,各項產品在確保卓越計算性能的同時,同方更考慮了模塊組合、豐富接口、一機多用等功能性,使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的后期運維具備了良好的擴展性、靈活性和多種計算應用場景的適配性。 在新基建驅動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力就是生產力已成為業界共識。近年來,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把數據高密度運算和人工智能運算能力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引入產學研用科技創新載體,探索構建集存儲和算力服務于一體的超算生態集群。同方股份自2018年與和林格爾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超算產業、數據中心、節能裝備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2019年5月,同方計算機內蒙古有限公司服務器生產線建成投產,更促進了自治區高端計算裝備的產能升級。 日前,同方股份黨委副書記、總裁胡軍表示,未來,同方將基于產城融合理念,緊密圍繞和林格爾新區產業布局,進一步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產品研發和推廣、帶動相關產業聚集,以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和智慧城市多場景解決方案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推進內蒙古自治區高性能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的提質增效,共同打造集生態環保、智慧應用、集約高端于一體的“京津冀后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