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家居受邀參加由萬華生態板業與一刻talks舉辦的演講局活動,萬華生態板業創始人郭興田圍繞“為真正美好生活提案”的主題發表了演講,并宣布將建立年產能500萬立方米的分布式綠色大家居產業集群。 萬華生態板業成立于2006年,為國內首家無醛刨花板企業,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秸桿生態板材供應鏈,郭興田任企業創始人兼董事長。 在他的堅持與主導下,萬華生態研發出了國內第一張無甲醛添加秸桿人造板,他也因此被稱為綠色大家居產業的開拓者。而在這次活動中,郭興田為大家呈現了一個關于“一根秸桿”除去甲醛的故事。 一切始于“一根秸桿” 1999年,萬華集團(當時特指“萬華化學”)籌備上市,前身為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同一年,當時正在該公司任職的郭興田看到了一條北京地區裝修業主起訴裝修公司甲醛嚴重超標的新聞。 那么,為什么有甲醛呢?甲醛的誕生來自于一種常用于人造板生產與制造過程中的膠,學名叫“脲醛樹脂膠”,這是一種對家具廠商來說非常物美價廉的產品,但它非常不穩定,在高于19攝氏度的環境下,容易揮發出甲醛,該揮發過程最長可達8-15年。 由于該報道反映的是當時第一例用法律武器來維權的裝修新聞,受到了很多關注。當時在萬華化學(后用名)的郭興田想出了一種辦法,換膠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恰好有人提出,國外有人曾用小麥的秸桿來做人造板。 在當時,秸桿要做成秸桿制成的人造板,不能只是物理層面的單一粘貼,而是必須用一種特定的膠來加工,那就是“聚氨酯”。而萬華恰恰就是聚氨酯的全球七大供應商之一。 在先天條件具備的背景下,出于環保和創新的考慮,郭興田很快購買了200-300噸小麥秸桿,借助設備制作出了100立方米的人造板,并最終以秸桿為原料的人造板,制作成了3個套間、9個標準間、1個會議室。 后來,經環保局檢查,這批產品在密閉48小時后的檢測結果顯示:室內空氣有毒有害物質遠低于北京室外。而這就是萬華生態板業最初引用小麥秸桿作為人造板原材料的起源。 推行“人造板革命”,他將無法處理的農作物剩余物轉化為“新能源” 在提到制造人造板的原料時,郭興田還提到了油菜、香煙等,他在現場分享道,只要有合適的黏合劑,以農作物為原料的人造板是完全可以生產出來的,他把這個過程稱為“人造板革命”。在2005年,郭興田還專門成立了秸桿研究所,將這場人造板革命從零到一推行下去。 在演講中,郭興田還分享了幾組數據: 1)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家具產出國,也是全球第一大人造板的制造國和使用國; 2) 國人一年的人造板使用量是3億5000萬立方米,如果光以木材加工人造板,每年需要消耗5億7000萬立方米的木材,大約有6000萬人在從事家具、建材和人造板行業; 3) 每年中國有17噸農作物剩余物無法處理,這里面包括7億噸秸桿剩余物,10億噸水果枝條剩余物。 這些數據的背后反映出一點:單純依靠木材進行人造板加工,比如通過砍伐樹木來獲取木材這一類方式則難以為繼。而大量的農作物剩余物當可以轉化成人造板的原材料,既有助于促進能源的開發,同時也避免了過量的樹木砍伐和資源浪費。 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一點,郭興田在2006年正式成立了萬華生態板業,并將出產的秸桿人造板產品統一命名為“禾香板”。 12年連續探索、投入22個億,萬華生態板業的“苦熬” 第一批禾香板誕生上市不久,“只賣出18張板共3000塊錢”的銷售業績就給郭興田和萬華生態板業的企業員工通通澆了一盆涼水,這與他們將產品上市之前構想的“火爆場面”完全不符。 通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郭興田發現背后的關鍵問題在于:技術沒有得到普及、不符合消費者心態、家具加工設備參數設置不合理等等。萬華生態板業當時的應對措施就是: 首先,萬華生態板業成立了市場銷售部和技術服務部,把理念和產品呈現方式傳遞給經銷商和店員們,并讓技術研發人員走進家具廠,幫助企業解決貼面等二次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其次,萬華生態板業通過渠道再造的方式,從渠道端出發,在煙臺本地找了一家企業驗證經營模式。經過一段時間后,這家企業最終成為了萬華生態板業的“樣板”,萬華也開始由單一的經銷門店走向了市場,與詩尼曼、亞丹等多家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 從2006年到2018年,萬華生態板業走過了12年的“奮斗史”,投入的金額高達22個億,同時也成為了國內首家無醛刨花板企業、首個獲得美國加州CARB和美國EPA雙料無醛豁免認證的人造板企業。 對于過去的十二年,郭興華更愿意將其中經歷的磨難稱之為“苦熬”,正是因為擁有從零開始的心態,萬華生態板業才將“一根秸桿”變成了“一塊木板”。 未來,郭興田的目標是要在三年內打造500萬立方米的分布式綠色大家居產業集群,并借此帶動1000億以上的家具建材市場規模,并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板材企業。這恰恰就是他未來“真正美好生活”的構想:從一根秸桿到一塊板,讓家具業的綠色、環保成為可能。 在家居看來,家居行業的零甲醛問題不是光靠一家企業的行動就能夠解決的,這件事情的處理要靠人造板行業標準的正式確立和企業的認真執行。 但值得肯定的是,未來家居建材行業的正規化工廠會越來越多,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經濟建設發展,另一方面也將使資源實現集約化、貨物的運輸效率變得更高。 郭興田在媒體專訪環節提到,固有的、老的產業作業方式即將要結束了,圍繞綠色家具、環保升級的新型生產方式將會涌現,越來越多家具企業會參與到現代化生產的建設當中,這就給“分布式制造及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家居建材行業的未來發展中,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綠色化、數字化、產業升級將帶領企業邁向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國家正在重新修訂人造板的行業標準,一家企業的產品、環保層面是否達標也會變得有跡可尋。 因此,家居認為,未來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新一輪的市場清退期將有可能提前到來,把握時代脈搏的企業將能夠走得更遠。但有一點請不要忘記——家居建材行業的未來,由大家共同譜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