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城圍聯2018賽季揭幕戰系列活動之一的“智慧城市”論壇在柳州飯店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智慧,讓城市生活更美好!”。350余名來自新型智慧城市領域的專家學者、地方政府和企業代表,圍繞新型智慧城市領域新理念、新進展、新技術和新問題進行研討交流,為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借鑒。 論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柳州市人民政府、城市圍棋聯盟共同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蘇中達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聯合協辦。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焦耀光在論壇上致辭。 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 這些行家里手們都探討了哪些問題 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焦耀光在論壇致辭中提到: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而智慧城市更是構建網絡強國、智慧社會的奠基石和框架支柱。柳州不僅是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目前,柳州的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電子云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已完成寬帶網絡的建設,智慧柳州時空信息云平臺第一期已經建成使用。今后,柳州將繼續以信息化推動城市建設,完善城市管理,增強城市功能,滿足群眾需求,服務市民的生活,幫助更多的產業資源和人才資源會聚柳州,使城市更加安全、更加便捷高效、更加綠色。智慧城市是一個全新的理念,我們衷心希望本次論壇所闡述的觀點和真知灼見為柳州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豐富的理論指導,帶來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的幫助,進一步提升柳州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生態和諧發展的整體水平。 隨后,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帶來了《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形勢》的主題演講。從政策新形勢、中國新內涵、推進新政策三個方面高屋建瓴的分析了智慧城市的發展形勢。 在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中他提到了“兩個凡是,一個總結”,凡是沒有改革創新舉措和突破的“智慧城市”建設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凡是用過去的電子政務和行業信息化能夠解決的問題,都不是智慧城市建設關注的重點和核心。未來新型城市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推動政府包括社會管理的改革創新,信息系統的整合融合共享。 有了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之后,再來設計實施層面的頂層設計。結合發展現狀,起步要小,擴展要快,要把系統規劃思維和互聯網的快速迭代思維疊加,更好的指導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以工匠的精神來打造智慧城市,才能更好的用智慧城市的成果來造福人民。 在《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主題演講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專家邵梅談到,智慧城市是“數字中國”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實干落地階段。正如人類的“智慧”是源自神經系統對信息的采集、思考、反饋一樣,智慧城市也需要“神經系統”。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戰略定位正是: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做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與推動者。 華為致力于成為新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首選合作伙伴,聚焦于ICT基礎設施,通過開放能力聚合合作伙伴,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圈的良性發展,共同為客戶提供新型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目前華為已參與了北京、天津、深圳、上海、桂林、三亞、益陽、高青等90多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智慧城市主流玩家。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的華為云,期望成為眾多行業、企業面向未來發展的發動機和永遠的伙伴。 接著,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云寶寶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巍帶來了《智慧城市帶來的獲得感》的主題演講,他提到從身份證開始,駕照、行駛證等103個證照,如果能在網上獲得統一的服務的話,必須要把所有的證照電子化,從而解決一個人“你是誰”的問題。另外,還要解決掃描入景點,掃描坐公交等一碼通的問題。同時他還從智慧醫療,不動產交易,智慧停車,陽光廚房,智慧體育,政民互動,數據秘書等方面分析了智慧城市如何給百姓帶來獲得感。 在《人工智能對圍棋的反哺與共生》的主題報告中,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生導師,靈巧通信衛星結構設計總師由小川教授從經典的阿爾法狗(AlphaGo)框架、深度學習和卷積神經網絡以及圍棋以外的行業級的應用三個部分講解了人工智能與圍棋的關系。他說明了在圍棋智能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是能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其次是在最初做出突破的很多團隊動用了海量的硬件資源和算法團隊,最后在后續的研究過程中,是否能夠用相對少的資源達到好的效果。由教授還提到不管是智能和人腦之間的關系,還是人工智能和圍棋的關系,都是存在互為依托,圍棋為人工智能提供了理論的標識和海量的數桿,人工智能又能夠反哺圍棋,在未來的產業化和教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發展上面做出更高的成績。 最后,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城鄉規劃院副總工程師,智慧城市中心主任萬千博士帶來了《混合與融合,智慧城市規劃與精細化管理》的主題演講。演講中,萬千博士從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角度分享了對智慧城市的認識。他結合具體事例指出了目前智慧城市建設中面臨的單次投入大、更新迭代費用高、相關維護管理人才缺乏的客觀問題——在智慧城市3.0時代,要更加注重頂層設計、規劃銜接、特色開發等。萬博士給出了華藍設計公司智慧城建相關的精品案例,一個是利用大數據整合政府各部門的項目立項、投資、規劃等信息資源,幫助政府對項目群規劃建設進行動態、可視化的精細化管理;他還以某市總部基地的智慧設施建設及平臺開發為例,講述了其團隊如何通過設備融合來減少硬件投資、提高效益,提升系統的適應性等。萬博士還介紹了論壇協辦方廣西蘇中達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做為本地龍頭智能化實施企業從智能建筑走向智慧城市的探索和經驗,以及華藍集團華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筑+網”在整合,行業內資源的相關情況,引起了廣大聽眾的興趣。 據悉,為獻力廣西智慧城市建設,華為還計劃把“因聚而生,以行致盛——華為中國ICT生態之行2018”系列活動帶到廣西的6個城市,把華為開放、領先的生態使能平臺(包含技術平臺、資源平臺和服務平臺)和“生態紀”理念帶給廣西的生態伙伴,激發多元生態的潛能,呼喚伙伴共同行動,共創生態的指數級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