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快訊 | 8月11日消息:一個月前奔向大連港的那條滿載美國大豆的貨船再一次引發市場關注。該船計劃在7月5日(美國時間)下午四點運抵中國大連港,但最終卻沒能趕在加征額外關稅前順利到港。 此前飛馬峰號上報的到港申請顯示,該船原本預計靠泊時間為7月29日,啟程離港的時間為8月2日。但船訊網顯示,在近一個月內該船仍在大連港附近徘徊,未能成功卸貨返航。 《衛報》8日的報道稱,自“飛馬峰號”未能在關稅加征落地前抵達中國后,它就一直滯留在海上,在中國境外繞圈航行。“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的大豆在太平洋上漫無目的地漂流了一個月。” 但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據財新網報道,大豆買家中儲糧油脂公司(下稱中儲糧)近日發布情況說明稱,由于前期到港船只比較集中,飛馬峰號一直在大連港口外錨地排隊等待卸貨和通關,預計近日將開始卸貨,并辦理后續繳稅通關手續。 中儲糧還表示,將按照國家相關法律和已生效的對美關稅措施規定,依法繳納各項稅費。 《環球時報》則援引該船貨主的表述稱,“飛馬峰”“打轉”是在等待進港交貨,“由于港口倉庫容量有限,我們正在等待進港卸貨,前邊還有幾艘船。” 今年7月6日,為反擊美國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中國同時宣布對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而大豆就在這一批加稅商品名單中。為了趕在關稅落地前抵達大連港,當時這艘“飛馬峰號”曾載著7萬噸大豆在海上開足馬力一路狂奔。 公眾號“港口圈”10日引用了信德海事網主編陳洋的分析,他認為,船舶抵達錨地拋錨后,由于受到潮流的影響,會不斷變化船舶首向,而錨鏈入水有一定長度,所以根據船舶軌跡圖來看,似乎是一直在跑圈,但是事實上船舶一直停泊在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