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北斗一號系統工程立項,到如今北斗三號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完成,我國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北斗衛星的研制和發射。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通信衛星任務穩步開展。北斗、嫦娥、鵲橋、鴻雁……這些航天器的名字的背后,都隱藏著一份航天獨有的浪漫,快來和伊對一起感受吧。 北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用“北斗”來命名,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北斗”寓意著光明與方向。“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這句詩寄托了中國古代詩人對北斗七星的無限遐思。北斗七星是古代人們用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晉書·天文志》記載,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從北斗和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可以找到正北方向。同時,北斗斗柄也可以用來確定季節。戰國時期《鹖冠子》中寫道:“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嫦娥、玉兔 我國探月工程中的月球探測器和月球車分別命名為“嫦娥”和“玉兔”,源自于我們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宮仙子。《山海經》中古天帝——后羿的妻子、帝俊之妻,神話中因服用帝俊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嫦娥奔月”是古人們對月球的浪漫想象,在最初的版本中,嫦娥奔月后變成了蟾蜍,故事代代流傳,人們對嫦娥的同情越來越多,進而演化出了嫦娥奔月之時懷抱玉兔的版本。在神話中,“玉兔”是古人們對嫦娥的同情進而添補的溫暖情節,如今“玉兔”是我們追求和平的象征。 鵲橋 “鵲橋”是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星,是中國首顆,也是世界首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在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中國傳統神話中,鵲橋是鳥神受牛郎織女真摯情感的感動而派來喜鵲搭成的橋。相傳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隔開,只允許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相見。為了讓牛郎和織女相會,各地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用身體緊貼著搭成一座橋,此橋就叫做鵲橋,牛郎和織女便在這鵲橋上相會。而“鵲橋”中繼衛星,正是在嫦娥四號和地球之間架起了一座通信的“橋梁”,協助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也能實現與地球之間的通訊。 鴻雁 “鴻雁”是我國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的名字。據《史記》記載,漢武帝時,蘇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帶多年。后來,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于謊稱蘇武已死。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并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單于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自此,“鴻雁傳書”便用來指代書信傳遞。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有“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的句子,“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航天人用“鴻雁”命名通信系統,承載了航天人對人們的美好祝福,愿我們不必苦等“雁字回時”,和在乎的人,永不失聯。 伊對:美妙的星空,要和最愛的人一起欣賞 北斗、嫦娥、鵲橋、鴻雁,這些名字的背后,寄托著中華民族千古年來對宇宙的憧憬與向往,同時也表現了來自航天人獨有的浪漫。在夜晚的星空中,這些“星星”懷揣著我們的夢想閃閃發光,組成了一幅浪漫的星空美景。同時,美妙的星空,當然要和最愛的人一起欣賞,單身的你快來伊對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和愛人一起仰望星空,感受這份來自航天的浪漫。 圖片來源:伊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