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幽默并存,專業中二同在,這位教學風格靈活多變的老師,就是一起學網校的語文主講老師張丹。在學生們眼中,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小鹿老師。 有著12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她,曾獲全國語文教學大賽特等獎,是省市級語文教學比賽大滿貫獲得者。她還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兒童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讓她成了最懂孩子的老師。 在教學方法上,張丹老師可謂通曉十八般武藝。她自創高效閱讀理解法,讓答題變簡單;獨創描摹作文法,依靠36招快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故事大王+筆記達人”的大招,更是讓語文教學充滿樂趣。 (在上課的張丹老師) 心理學專業積累,讓她洞悉學生所思所想 在談到為何選擇一起學網校時,收獲各項榮譽的張丹老師談到,一起學網校跟學校的聯系很緊密,而且在語文教學上,有兩大課型優勢,一方面它能查遺補漏,另一方面大語文教學可以拓寬視野。 當然,剛開始線上教學時,張丹老師確實不太習慣。對著鏡頭,看不著學生,“就看到一個黑漆漆的小洞”,也沒有學生表情方面的反饋。 但這并沒有難倒她。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她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身份派上了用場。 張丹老師認為,教育學和心理學緊密掛鉤,尤其是兒童心理學,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能夠幫助你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在解決學生考試焦慮、厭學等方面大有幫助。 為了克服線上教學的難點,調動積極性,張丹老師還會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比如上了十分鐘的課,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她會講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將注意力重新拉回來。 在張丹老師看來,網課有網課的教學規律,更有著線下教學不具備的優點。特別是教學大數據層面,在一起學網校,學生的答題會上傳到老師的電腦,學習效果通過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獲悉,方便老師準確判斷學生學情。 如果一道題做對的有90,那么這個知識點,學生基本上是全部掌握了的;如果只有60的學生做對,那就意味著題目有點難,老師可以據此來修正、調整接下來講課的內容。 (張丹老師) 名師有訣竅:獨創多套教學秘籍,學生課課有收獲 在一線教學多年的張丹老師,自創多套教學方法,積累了很多獨門秘籍。 張丹老師提到,很多學生的閱讀理解丟分多,答題不得法,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沒有理解文章的內容;第二是文章的內容理解了,但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 針對這兩大困擾學生的難題,她自創了高效閱讀理解法,對癥下藥。比如,針對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她會著重講解文章結構;等學生能夠準確讀懂文章后,再從題目入手,了解題型,搭建語言框架,讓學生更順暢地答題。 針對語文學習的另一個重難點——作文,張丹老師也有獨特心得:作文就是“抄”出來的。當然這里的“抄”,既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也不是僵化地套用“總分總”的文章框架。 通常她會讓學生去讀那些優美的范文,讓學生揣摩語言和結構,到底妙在哪些地方,然后去針對性地模仿,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套方法也被她稱作“描摹作文法”。 為了讓學生能夠心中有墨、下筆有神,張丹老師還會要求他們背誦一些內容,比如優秀的文言文。不過背誦并不是死記硬背,而且,她還會采用沉浸式的教學,比如她會給學生講述自己當年背誦課文的一些小故事、心得,激勵學生做得更好。 語文學習不僅要善于讀,還要善于寫。為此,張丹老師在講課時,會要求學生做筆記,將所學的知識點提煉并記錄下來,方便復習和鞏固。課堂上,學生還會被分成五人小組,組與組之間進行PK,“分組競爭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 如同武林高手一樣,一招一式清晰了然。正是憑借著這些獨門秘籍,張丹老師的語文課變得生動有趣,很多學生家長也因此夸贊:“小鹿語文課,課課有收獲”。 嚴謹幽默并存,專業中二同在 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張丹老師表示,教學方法重要,同樣重要的是,要盡量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親其師,信其道”。而拉近師生距離,首先就要讓學生喜歡老師。 尤其是網課的模式,老師和學生沒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張丹老師會做很多方面的準備,甚至在屏幕前的形象,她都會精心設計,給學生以親切感。 張丹老師還提到,以往很多學生看到她,會覺得她像班主任或者是教導主任。為了擺脫這種刻板印象,她會保持“全程都在微笑”的狀態,還會做鬼臉。和學生成功打成一片之后,她的表情還被截圖做成了表情包。 語文學習的樂趣,和“嚴謹幽默并存,專業中二同在”的教學風格,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在張丹老師看來,講知識,講方法,會比較枯燥,所以有時候會編各種故事。對老師來說這同樣是巨大的考驗。借助互聯網,現如今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要保證講解的知識和故事學生愛聽,老師自己同樣要加強學習,廣泛涉獵。 因此在課余時間,張丹老師經常閱讀古詩詞以及中外名人類書籍。通過不斷的閱讀積累,歷史典故、國外名人軼事等,她都可以信手拈來,大大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采訪后記 和張丹老師進行交流,不難發現,她不僅熱情洋溢,還有著語文老師獨特的教學魅力。而教師的魅力,正是在持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對學生不斷影響,成為他們成長中的精神感召力。 站在學生的角度所思所想,去思考教學上的改進、突破和創新,這是張丹老師一系列“名師訣竅”的立足點。 在學生成長的路上,他們愿意與她分享進步的喜悅。不少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學生,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試時,會給她打電話;在節日時,同樣會發來問候;有的孩子和家長到北京后,還會親自去拜訪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