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培養人才根本上要依靠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大學教育以及繼續教育,基本涵蓋了各個階段的人才培養工作。樹立人力資本形成與物質資本形成同步發展的戰略意識,除了創新型人才外,中西部地區更需要整體人力資本的大幅提升,只有整體勞動力素質與技能的提升才能推動經濟建設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加大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特別是本土人才的培養使用,精準地為當地經濟建設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將企業家、科學家以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協同起來,形成一支規模宏大的創新與技術隊伍,必將會提升中西部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質量與效率。人才培養,既要依靠教育,還要從制度上推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 ? ? ? 人才引進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要與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水平和產業結構布局同步推進人才引進工作,實現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實行直接引進與柔性引進相結合,以人才的有效使用作為人才引進的根本目標,避免盲目引才、引而不用。根據中西部地區發展實際,實施圍繞產業轉型抓引進、結合項目招商抓引進、搭建發展平臺抓引進、著眼戰略合作抓引進等人才引進工程,探索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項目依托、平臺支撐、市場運作的人才引進機制,完善政府、民間、市場等多元化的人才引進格局。拓寬柔性引才通道,按照“雙向選擇、來去自由,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鼓勵用人單位通過人才租賃、項目合作、技術入股、智力兼職、難題攻關、技術咨詢、科技講座、合作經營、投資興辦實業,或合作設立技術中心、研究所和實驗室等方式引進和使用人才,大力引進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科研團隊到中西部地區工作。創新人才流動模式,使“買雞下蛋”的人才剛性流動與“借雞生蛋”的人才柔性流動有機結合起來。實施“借智借腦”工程,鼓勵企業去省外國外建立分支機構、孵化器等,充分利用省外國外人才資源。細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國有企業人才兼職兼薪實施辦法。 ? ? ? 環境好則人才聚,哪里機遇多,哪里人才就多。部分地區工作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更需要為人才干事創業營造富有活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提高人才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和服務質量,以此聚集最廣泛的人才,吸引最優秀的人才,留住最需要的人才,使各類人才的潛能在各自的領域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通過政策支持、環境優化、主動服務、產業依托等措施,鼓勵和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鄉投資興業,實施優秀人才回歸工程、“反哺工程”,“引鳥還巢”。充分利用中西部眾多的國家級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區域人才高地和人才特區,形成人才集聚效應,打造人才競爭比較優勢,營造“小氣候”、增加“虹吸力”,讓中西部成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 ?(作者:孟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