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百年。誕生于1920年的哈工大,從新中國“工程師的搖籃”,到今天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在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中,繪就了一幅壯美的百年畫卷。 建校百年,哈工大培養了三十余萬名優秀人才,其中既有國家領導人、將軍,又有國家棟梁、科技前沿的領軍人才,也不乏商界領袖、知名的企業家,以及更多的在不同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強大和人類的文明進步貢獻自己力量的共和國建設者,王海峰就是中國AI技術研究及產業實踐的杰出代表。 近期,講述哈工大知名校友故事,紀念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百年輝煌歷程的“建校百年?哈工大人”系列叢書陸續出版。《AI已來:讓中國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作為叢書之一,已在京東正式發售。本書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知名AI媒體腦極體撰寫,翔實記錄了王海峰博士求學、成長,引領中國AI落地產業間、走上世界舞臺的歷程,并體現了他的經歷與思考。 王海峰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培養出的優秀AI領軍人才,在學術界、工業界均做出重要貢獻。值得關注的是,王海峰博士在哈工大求學伊始,恰恰是中國接觸人工智能等尖端科學技術的時點,他的個人成長歷程也貫穿了中國AI發展的漫漫長路,本書為讀者提供了解讀中國三十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獨特視角。 正如王海峰的老師,哈工大前黨委書記、ACL終生成就獎首位中國得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李生在本書序言中所說,中國AI歷史發展的進程,海峰可謂是親歷者的代表——他的AI學術研究即始于那段相對貧瘠的歷史時期,過去二十多年來,他一直踐行著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銳意進取、積極創新,伴隨著中國AI的發展進程成長,并為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書中,我們將會回到20世紀80年代末的哈爾濱,回顧哈工大對于人工智能教育與人才培養的故事,這有助于幫助我們了解中國人工智能的學術史與教育史,為中國AI人才培養提供積極的思考。 2013年,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國際計算語言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ACL)年會,王海峰出任ACL主席President 同時,本書還從王海峰作為百度CTO的個人執業視角,揭示了百度這家中國科技巨頭、人工智能領軍者的AI發展歷程。相關從業者在書中可以得窺這家AI巨頭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前瞻、積累和爆發,以及中國科技產業在智能時代下的新機遇。同時,該書也提供了王海峰對于人工智能落地實踐深入各行各業的探索與思考,對于時下一些科技脫離實際應用的怪象,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1995年碩士期間,王海峰在哈工大實驗室留影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王海峰作為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觀禮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為此書作序,他說:“這個時代的人們,有幸親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飛速發展。而本書的一大價值,在于它能夠帶領我們進入AI時代的背后,通過有血有肉的人與故事,去見證中國科技人才的鐘靈毓秀、見證AI創新的步履鏗鏘、見證產業智能化的無遠弗屆。希望立志于投身AI的青年朋友們,從海峰的故事里看到一種精神和方向。” 除了李生、李彥宏作序外,本書還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杰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知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等多位學界和業界知名人士的傾情推薦。 此書已在京東銷售,將陸續登錄當當等網上書店,及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機場書店、民營書店等實體書店。 文字 |李艷文 圖片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編輯 |李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