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豐巢在全國啟動會員制服務引起廣泛討論,風波還未息,豐巢一則收購公告又引發了快遞行業的大地震。 5月5日,順豐宣布參股公司豐巢與中郵智遞達成協議,中郵智遞正式成為豐巢的子公司。 順豐控股公告表示,豐巢與中郵智遞及其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浙江驛寶、明德控股擬簽署一攬子交易協議。至此,中郵智遞將成為豐巢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在中國目前的智能快遞柜市場中,豐巢擁有柜機數量18萬,市場占有率約為44%;中郵的速遞易擁有柜機數量10萬左右,市場占有率約為25%;其次是云柜、富友、菜鳥、京東物流等其他品牌快遞柜,占比均不超過10%。 這意味著交易完成后,豐巢占據了全國智能快遞柜70%的市場。這意味著,快遞鏈條末端業態之一智能快遞柜,幾乎要被豐巢統一了。 豐巢的并購加劇了網友的情緒,也有小區物業開始關閉豐巢快遞柜。 但不管有多困難,豐巢肯定是不可能退縮了。 01 順豐強硬 5月5日晚,有小區開始抵制豐巢收費。 杭州市東新園業主委員會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了一則“關于豐巢快遞柜暫時停用的通知”的紅頭文件:豐巢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將在5月6日開始向收件人收取超時保管費,此行為損害了小區業主的利益,有違當初豐巢進駐小區談判時介紹的情況。豐巢快遞柜于2020年5月6日暫停使用,請廣大業主盡快取出柜內物品,以免快遞柜停用后無法取件。 圖源:東新園小區業主委員會 該小區服務中心主任曾明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豐巢快遞柜口頭上承諾過不收費,我們的合同上也有一條明確的是不能損害廣大業主的利益,那么豐巢快遞柜現在這個行為我覺得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業主的利益。他們說會在5月11日之前給我們一個回復,所以我們決定在5月7日到11日暫停。” 據了解,7日下午,豐巢工作人員去現場協商。該負責人表示,豐巢入駐小區都簽署了合同,約定給物業的費用,但95%都不包括對消費者和快遞員收費的規定,小區物業一般來說也不會干涉豐巢的經營活動。 據澎湃新聞報道,8日上午,豐巢給該業委會致函,說明三點內容: 一、用戶前兩次超時不收費,過程中如選擇不同意超時收費,后續快件將不會投遞入柜; 二、豐巢微信公眾號APP可設置代收偏好。如用戶完全不同意使用豐巢,可取消所有勾選項即可; 三、針對東新園業主額外咨詢和訴求,豐巢設立了專線客服進行在線解答,如業主有疑問可進行一對一咨詢溝通。 后續豐巢還打算將該函件張貼在豐巢快遞柜上作為告知。 總之豐巢表達的意思就是:你可以選擇不投遞豐巢快遞柜,但我一定要收費。 02 快遞柜末路 資本市場曾經是看好快遞柜的,因為隨著快遞量和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快遞末端的統收共配存在一定的整合空間,順豐的豐巢快遞柜及阿里的菜鳥驛站都是解決快遞“最后100米”的方案。 但哪想到如今,如果再不轉變商業模式,快遞柜生意就沒法做了。 自誕生以來,豐巢就沒有賺過錢。2016年,豐巢營收2255萬元,凈虧損2.5億元;2017年,豐巢營收3.08億元,凈虧損3.85億元;2018年,豐巢前5個月營收2.88億元,凈虧損達2.49億元。 因連年虧損盈利無望,本來在順豐上市體系的豐巢,在2017年8月被順豐從上市公司體系剝離。參股股東也紛紛出逃,2018年年中,中通、申通和韻達都轉讓了手中的全部豐巢股權,不再是豐巢的股東。 據順豐公告數據顯示,2019年豐巢母公司豐巢開曼營收16.14億元,凈虧損7.81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營收3.34億元,凈虧損2.45億元。對往年數據,豐巢虧損持續加大。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一臺智能快遞柜的柜體成本在1.8萬到6萬元之間不等,除了柜體成本,豐巢在小區、寫字樓、學校等地方設柜,還要支出場地租賃成本,這部分費用一般在7000元到1萬元之間。 此外,后期的維護維修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粗略統計一下,一臺智能快遞柜一年的投入和運維成本基本在10萬元左右。 被豐巢合并的行業老二中郵智遞也同樣面臨巨額虧損。中郵智遞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營收7021.72萬元,虧損1.59億元;2019年營收4.29億元,虧損5.17億元。 兩家虧損公司合并,這場豪賭,豐巢已經沒有退路了,要么走出困境,要么死得更慘。 03 錢能不能收上來? 這并非是豐巢第一次嘗試向用戶收費。 去年,豐巢快遞柜就曾陷入“誘導用戶消費”的輿論爭議中。不少用戶反映,在豐巢快遞柜取包裹時,會出現“贊賞”頁面,需要支付1元贊賞才能開柜取貨。 盡管可以“跳過”,但是按鍵設置不起眼,導致部分用戶以為需要強制贊賞,由此引發了網友關于豐巢是否誘導收費的討論。 圖源網絡 那豐巢這次向用戶收費合理嗎?若經收件人同意之后,那就是合理的。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寄件人交寄物品時指定智能快件箱作為投遞地址的除外。 若收件人同意將快遞放至快遞柜,快遞員也需要告知收件人相關信息?!豆芾磙k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按照約定將快件放至智能快件箱的,應當及時通知收件人取出快件,告知收件人智能快件箱名稱、地址、快件保管期限等信息。 不過對此次豐巢收費,大部分輿論觀點持反對態度。有消費者認為快遞柜方便的是快遞員,二次收費不應該:“我出了快遞費,本來就包含了送上門服務。豐巢已經向快遞員收了費,再收一次,我覺得沒道理?!?/p> 在之前,快遞柜的表現手段主要是向快遞員收費以及柜體的廣告變現,快遞柜運營平臺向各家快遞員收費有其合理性,因為快遞柜屬于快遞的延伸。 不過快遞柜每次使用費用在0.35元以上,小哥送一單也就賺一塊錢,用快遞柜就要分去其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這點錢根本無法覆蓋運營費用,所以快遞柜才多次打起向用戶收費的注意。 如果快遞柜作為普遍服務,那快遞柜屬于快遞的延伸,消費者已經付過郵費,再收錢必然是不合理的。但現在豐巢想把快遞柜變成增值服務,那收錢從法理上就講得通了。 快遞派送有時間限制,當客戶的時間恰巧不配合,可以授權放到快遞柜中,消費者支付一定費用,這是豐巢的收錢路徑。而目前豐巢想收錢,就面對的此前商業模式留下的困難:消費者視快遞柜為普遍服務,為快遞一部分的觀念。 現在也是豐巢提出會員制的最好事情,疫情期間“無接觸配送”利好快遞柜,現在疫情剛剛過去,既能趁熱打鐵,也不會落下“發疫情財”的口舌。 如果收費能比較順利,快遞柜將會被重估,豐巢70%的市場份額會體現出價值。至于用戶的討伐,豐巢只能受著,畢竟活下去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