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醫政醫管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具備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能力。為進一步鞏固當前防疫成果,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4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要求,各地要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精準抓好內防反彈工作。所有縣區級以上疾控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抓緊進行改造,在短時間內形成核酸檢測能力;支持各地在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檢測能力不能滿足需求時,與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合作開展核酸檢測,充實檢測力量;擴大檢測范圍,做到重點人群“應檢盡檢”、重點行業“適時抽檢”、一般人群“愿檢盡檢”。此次,衛健委提出檢測機構覆蓋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這也就意味著核酸檢測機構將擴大到縣、市、區。 但據業內人士分析,二級醫院本身經費不多,對于建設PCR實驗室、購買大型實驗設備較為吃力;很多二級醫療機構操作人員或許是第一次接觸PCR,在檢測樣本過程中,操作人員有暴露在病毒環境的風險;整個檢測過程基本需要4小時,防護裝備密不透風,隔離區只可以人和樣本進去,擴增時間長,對于檢驗者的體力耐力無疑也是考驗;很多醫療機構都要PCR實驗室改造,但是很多醫院檢驗科做PCR實驗室改造最大的問題就是面積狹小,并且氣流都是亂流,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具有傳染性樣本檢測的話,特別容易導致氣溶膠向外界擴散,不利于污染源的控制,但是在醫院內,這些區域已經沒有其他可利用空間了,只能因地制宜,但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院感控制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基于目前現狀情況,盛科實驗室提出在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建設可移動集成式、模塊化PCR實驗室的構想,可移動集成式、模塊化PCR實驗室可選在一個室外空置區域(例如:停車場、閑置綠地等)這樣既解決了實驗室面積不足的問題,又能較好地解決污染風險,同時費用也相應減少。在武漢疫情期間,很多人都知道武漢的方艙醫院,也知道了在核酸檢測中主要的載體就是現場出現的車載P3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