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五芳齋以“百年粽味之旅”為主題,在浙江嘉興舉辦了九十九周年特別活動,回顧五芳齋的百年歷程,收集嘉興人的百年粽味故事,展示五芳齋作為中華老字號近百年來延續傳統文化和中國味道的光榮歷程。 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達人、特邀消費者代表和旅行社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由浙江交通之聲 1045《小雨說非遺》女主播小雨主持,中新網、浙江交通之聲1045 頻道、嘉興電視臺、嘉興日報、嘉興新聞綜合頻率、禾點點、南湖晚報等媒體參與了本次活動,嘉興禾點點對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 粽藝長廊:一顆粽子的百年旅程 春意正好,人潮涌動。五芳齋集團執行董事、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建忠上臺致歡迎辭,拉開了“百年粽味之旅”的序幕。與此同時五芳齋全新改造升級的粽藝文化長廊和工廠體驗店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馬建忠表示,九十九年前,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一群胸懷天下的革命者為中國指明了未來的方向。也是在這一年,嘉興一個普通的粽子店開張,開始了一段屬于傳統文化和中華美食的百年傳奇。此時回顧五芳齋發展歷程,有著特別的意義。 在本次特別活動中,五芳齋聯合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共同發起了“一座城和它的99種粽味人生”大型故事征集活動。嘉興是一座粽子之城,嘉興的粽子不僅是端午節的時令美食,更是百姓餐桌上的四季常客。五芳齋將通過本次故事征集活動,尋找99種“粽”味故事,分享嘉興這座城市與粽子之間緊密相連的深刻記憶,展現出五芳齋致力于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偉大復興的使命擔當。隨后馬總和嘉興日報集團代表一起啟動“百年粽味之旅”。 五芳齋實業副總經理徐煒帶領主持人和嘉賓來到粽藝長廊,參觀粽子從淘米、切肉到裹粽等生產流程,從糯源、糯藝、糯心三個維度感受五芳齋的拳拳匠心,深入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粽子文化。 粽藝長廊分為幾個主題展區,好粽溯源、國遺手作、粽香尋味、粽情之旅……一個個主題展區,詳細闡述了五芳齋的發展歷史和粽子工藝進化史。參觀者們還能透過玻璃,看到粽子生產車間內工人們井然有序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徐煒在接受采訪時說,在產品生產加工中,五芳齋采用全過程標準化品質控制,通過一系列的現代生產加工車間,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又堅持裹粽環節傳統特色的手工操作,以確保粽子不脹不散,口感絕佳。 非物質文化裹粽技藝傳承人、裹粽大師胡建民在粽藝長廊展廳現場展示了深厚扎實的裹粽技藝,并帶領現場美食達人和特邀消費者代表一起學習裹粽。大家都忍不住驚嘆,一個小小的粽子,學問真不少。 胡建民表示,粽子在中國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聰明勤勞的中國人不斷對它進行改良,才有了如今百花齊放的粽子文化。“五芳齋粽子制作技藝”在2011年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一共36道工序,每一道都精心制作。五芳齋的裹粽技師通過多年的磨練,練就了“一手抓米、投餡,重量一把準”的絕活,每個粽子用9道線捆扎,每個面近似正三角形,形成四棱四角,五芳齋的裹粽技師曾以1分鐘包裹7只粽子的神速創下了吉尼斯世界記錄。 活動最后,徐煒和美食達人、特邀消費者代表和旅行社代表一起參加了五芳齋“傳世臻粽”首發嘗鮮會。 五芳齋“傳世臻粽”系列采用珍稀食材精工細作而成,工藝深究,是五芳齋人“匠心”制造的核心體現,百年傳承,內外兼修,絕對稱得上精工上品。 在場的美食達人被“傳世臻粽”非同一般的品質、考究的配方震撼,他們以極其專業的精神、認真的態度對傳世臻粽進行了品鑒。 品鑒結束后,美食達人紛紛表示,本次“傳世臻粽”采用各種珍稀食材科學搭配,各種美味食材互相襯映、融合度高,口感柔糯有層次,味道鮮美、回味無窮,保證了絕佳的味道,又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同時,裹粽大師精妙的力度和手感,帶來恰到好處的松緊度和綿密口感,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傳世臻粽絕對是今年不可多得的上好佳品。 傳統和創新:以品質守護百年口碑 事實上,五芳齋對追求產品高品質的執著,并非從“傳世臻粽”才開始。近百年來,五芳齋對追求產品高品質的執著和堅持,從未改變。 為了用最好的米打造最優質的粽子,五芳齋在自古以來出產貢米的黑龍江省五常市建立了優質水稻種植和加工基地,在生產加工環節采用各種先進技術,避免營養成份流失,確保大米原料的安全和品質。 在米制品領域,五芳齋十年前就引進日本米飯自動化生產線,日產米飯量可達10噸;引進日本資深米制品專家,開發米制新品,改進工藝、提升品質。每一顆精選的優質大米,經過一系列全自動化工序后進入專用保溫箱,保證米飯品質的穩定一致。 為獲得最佳口感的豬肉,五芳齋指定生豬生產飼養基地,對原料肉進行嚴格的檢驗化驗,選用最上乘瘦肉,保持手工切肉的方式,依靠手感來控制豬肉的切割紋理保持一致,避免機械切割導致碎肉率高的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品質,以品質守護百年口碑。 五芳齋在某些生產工序不斷現代化、產品線不斷創新的同時,在另一些方面,卻選擇了繼續堅守傳統路線。據胡建民介紹,五芳齋在粽子原料選用上始終堅持走傳統路線。以包裹粽子的箬葉為例,五芳齋選擇的是當年生且在夏至后立秋前采摘的“伏箬”,因為其葉片柔韌性強,清香度高。鮮葉的寬度要達到9公分以上,長度達40公分以上,含水量也有明確規定。用這樣的箬葉包粽子,既能保證粽子的外形和質量,又使粽子別具山野的清香。 作為百年老店,五芳齋心態很年輕,在產品線上沒有故步自封,而是不斷推出新產品,比如泡菜芝士粽、小龍蝦月餅等。今年清明節前又在青團口味上進行創新,推出了芒果、芝麻、豆沙和蛋黃肉松四種口味,廣受好評。 五芳齋一手傳統,一手創新,追求極致,以品質守護百年口碑,走出了一家百年老店的新步伐。 五芳齋,從1921年到2020年,從張家弄口的一個普通粽子店到中國糯米食品領導品牌,始終陪伴著中國人的餐桌。如今的五芳齋,被國家商務部認定首批“中華老字號”,成為了嘉興的一張城市名片,在烏鎮峰會、上海進博會等重要節點,都有過精彩亮相。 五芳齋從漫長的歷史煙云中一路走來,承載了嘉興這個城市千百年來的舌尖記憶,溫暖了無數中國人的胃之鄉愁,幸福了無數中國家庭的團聚時光。五芳齋的歷史,從一個微觀的歷史角度反映了中國的百年歷程。這是中國企業逐漸從自立、自主走向自強的一個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的一個歷史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