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 2019年10月1日上午,自治區非遺項目大明山歌圩現場,激昂且飽含深情的歌聲,響徹大明山景區廣場。國慶假期四方游客和趕歌圩的村民近千人,邊揮舞著國旗,邊用自己家鄉的語言,唱出對祖國的熱愛,用歌聲禮贊祖國,在飽含深情的旋律中,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大明山10月場歌圩現場圖) 10月1日場大明山歌圩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場歌圩以“喜迎國慶節·歡歌新時代”為主題,通過民俗展演、非遺表演,展現壯鄉民族風情和文化魅力,弘揚愛國愛家情懷,營造大明山歌圩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 (大明山10月場歌圩現場圖) 精彩節目歡頌祖國 臺上的表演者們個個精神飽滿,用嘹亮的歌聲、深情的演繹《大中國》《五星紅旗》《我和我的祖國》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愛國歌曲,謳歌新中國的輝煌歷程,唱響新時代的美好生活。 (大明山10月場歌圩現場圖) 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讓更多的人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當天來自革命老區東蘭的表演團隊帶來了《銅鼓舞》《皮鼓舞》《花棍舞》等傳統民族舞蹈,震撼人心,盡情展示“銅鼓之鄉”風采,為游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非遺體驗之旅。 (大明山10月場歌圩現場圖) 載歌載舞喜迎國慶 活動當天,大明山周邊各族人民穿著民族盛裝,不約而至,聚集到大明山歌圩舞臺、前廣場等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各民族歌手和群眾紛紛載歌載舞,向新中國成立70華誕獻禮,向偉大的祖國深情“表白”。 (大明山10月場歌圩現場圖) 在大明山歌圩的前舞臺,紅色的“70”造型與廣西壯族吉祥物“歡歡”和“喜喜”顯得格外鮮艷奪目!它們在大明山前廣場“喜迎”游客,進入大明山的游客紛紛在此打卡拍照,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大明山10月場歌圩現場圖) 山歌歡頌祖國新時代 在祖國生日當天,來自廣西各地各民族的歌手紛紛亮相,通過壯、漢、瑤三種山歌曲調,歡頌偉大祖國,抒寫壯鄉兒女情,唱響盛世中華、民族團結的贊美之音。 (壯語山歌) (漢語山歌) (瑤語山歌) 山上民俗喜迎賓朋 山下鬧歌圩,山上喜迎客。鼓手們打起腰鼓迎國慶。 (大明山山上活動現場圖) 在山上養生之旅、仙人臺、金龜瀑布處的山歌展演和互動、非遺獨弦琴、古箏表演,得到了廣大游客的點贊,大家都積極參與到民俗互動中來,學習山歌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大明山山上活動現場圖) 學習宣傳保護條例 為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導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大明山歌圩10月場繼續開展《南寧市大明山保護管理條例》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設置了宣傳橫幅、展板,現場互動搶答環節時,觀眾積極參與,紛紛表示要自覺保護大明山的生態環境。 據悉,廣西大明山具有比較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全球同緯度地區少有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被世界自然基金會認定為中國40處具有全球意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也是生態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赌蠈幨写竺魃奖Wo管理條例》是南寧市第一部關于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該條例的頒布與實施,是實現對大明山的整體保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