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消息,由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上海市黃浦區金融服務辦公室、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共同舉辦,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上海市中小企業上市促進中心、阿里巴巴創新中心、上海股權投資協會、上海市創業投資行業協會以及阿里云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外灘金融? 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18 SIPEF)于昨日在上海舉行。 本次“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SIPEF)”的主題是“新機遇 新思路 新格局”。今年的主題反復強調了“新”字,新一輪市場洗牌,新的政策引導,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數字經濟產業的迅速崛起,都在推動股權投資基金和投資者們關注新機遇,開拓新思路,洞悉新格局。出席的各位研究者、投資人、創業者紛紛表達了有關技術、商業模式、科創板發展等觀點。 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洪磊: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了私募基金重點布局的行業 截止三季度末,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24255家,管理資產規模12.8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922家,管理資產規模2.39萬億元,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561家,管理資產規模8.44萬億元。私募基金累計投資于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達到9.52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5.22萬億元。 其中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的企業股權項目資金達到4.4萬億元,私募基金通過境內外上市退出金額2374.51億元,通過整體收購退出金額368.36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增本金9656億元,相當于同期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是6.3%,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本金。在投中小企業項目5.35萬個,在投本金1.89萬億元,在投種子期與起步期項目3.8萬個,在投本金1.84萬億元。 互聯網等計算機運用、機械制造等工業品原材料、醫療生物、醫療器械與服務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了私募基金重點布局的行業,在投本金是2.5萬億元,在投項目4.72萬個,有力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創新增長。 我們相信,如果將長期資金配置范圍擴大到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將真正實現長期資金與長期資產的匹配,它既能從根本上改善實體經濟長期資本金的來源,同時也能夠讓投資者真正獲得與我國經濟底色、經濟發展潛力相一致的長期回報。 今年,我們的政策有兩個重要突破,一是養老金第三支柱事業,保險產品先行先試,稅收優惠政策提供重要支持。明年5月份,將把公募基金產品納入到投資標的,政策協調效應將得到進一步的充分體現。二是慈善基金把證券投資基金納入投資標的,開啟長期資金規范運作的新篇章。我們期待在更多的制度設計下,能夠充分認可私募基金的價值功能,讓私募基金在長期資本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君和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安紅軍: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日子非常難過 今年的資本市場和以往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跟五年前比。我做投行十年了,上市公司也做過十年,變化都特別大。主要是新舊動能轉換,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后,行業的集中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很多資源都向龍頭企業其中,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日子非常難過,壓力特別大。 我這邊有些數據跟大家報一下,也是我們做的一個研究。今年前三季度整個A股是3561家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占1104家,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總額是2.48萬億,等于增長了12.1%,非國有企業是2457家,凈利潤總額是6610億,增長了只有9.9%,是這樣一個情況。其實在這里,凈利潤達到十億以上的有218家,凈利潤增速達到了13.5%,剩下的886家利潤增速只有負的3.4%,凈利潤排位后五百位的國有企業加起來盈利一共是22.24億,其中126家虧損,去年同期這些企業加起來凈利是225億元,利潤同比下滑超過90%。 非國有企業盈利達到10億以上140家,凈利潤增速34.4%,比國有企業厲害。剩下22317家企業凈利潤增速為負的10.3%,凈利潤排后一千家非國有企業加起來虧損290億元,其中237家虧損去年同期這些企業加起來盈利494億元,利潤同比下滑超過158%。 我們投資邏輯主要是投行業龍頭。如果能夠通過投資的方式跟行業龍頭捆綁在一起,因為現在我們國家行業龍頭PE估值都不高,都在十倍和十倍以下,因為二級市場低,要不你把行業龍頭發展成你的LP,要么你就是投資行業龍頭,跟他們捆綁以后一道跟他們往VC階段走或者往并購階段走,這樣的話風險很小,確定性很強。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黨委書記王濤:原始創新硬科技創新會成為一種方向 現在中國有三大區域戰略。一個是京津冀,它是2014年2月提出的,叫做京津冀協同發展,它的總規模2017年GDP是8萬億左右。第二個是長三角,是2016年提出的,它的GDP將近20萬億。第三個是粵港澳,是最近提出來的,它的GDP規模大概十萬億,不光是規模,其實無論是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有一個指標是城鎮的差距。一個城市發展用城鎮差距來說,長三角都具有別人不可比擬的優勢。單論一個城市上市公司多少的話,深圳第一,但是把長三角幾個兄弟拉在一起,這邊是第一。 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給大家說一下,京津冀發展的時候我們叫做協同發展,因為它們三個城市的能級產業非常大,它的發展層次上也是有相當大的差別?;浉郯陌l展是什么?叫做協調發展,不叫做協同,因為它本身還有一些體制機制的不一樣,所以它的融合是另外一種套路,只有長三角叫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行動計劃里有五大聚焦方向,最重要的或者說這里我們理解最有吸引力的實際是創新協同,它的一體化體現的是什么?體現的應該是流動性,應該是在低洼處做文章,體現的應該是利益互補最大化,這方面技術先進性可能是最重要的。每一次技術的革新會帶來全球價值鏈重構。 但是我們要看到在過去一百多年,最核心的技術更新是發生在美國,這是美國能夠強大的一個核心力量所在。所以中國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我們現在更關注的是科技的創新,或者是說在科技的原始創新,這方面國家會大量的投入,政府也會大量的投入,這就是我說的模式創新可能告一段落,但是原始創新硬科技創新會成為一種方向。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科創板設立有四大意義 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世界經濟的增長主要是靠寬松的貨幣政策驅動的。有個統計,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全球六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在2008年還不到7萬億美元,目前到今天,十年后全球主要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擴張到超過20萬億美元。在超寬松的信用擴張下,大量的杠桿和債務靠基民、政府、企業加杠桿,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維持了一個相對比較低速的增長,整個全球經濟在某種意義上,未來增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有各種貿易戰、貿易摩擦、各種民村主義興起,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大家都是做存量博弈。目前,大家都把未來增長動力都放在了科技的創新和突破上。 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未來十年是什么樣的階段?是不是我們能迎來十年新經濟的階段。中國經濟現在在一個十字路口,舊的增長動力在日漸衰退,新的增長動能、新興產業在慢慢的孕育形成期,有些產業已經進入了成長期。 我們怎么理解科創板設立的意義?主要是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科創板是增強整個境內資本市場服務創新企業發展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科創企業有非常獨特的融資需求,科創板通過設立一系列相關的包容性的制度安排,來提升科創企業融資的便利性,破解融資困局。 第二,設立科創板走的是增量改革的路徑。大家知道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經驗是增量改革。當一塊舊的存量的東西非常大,沒法改變的時候,我們就做一塊增量,慢慢的把存量的東西給消化吸收,所以增量改革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非常重要的一個經驗,所以我們科創板也是走了這樣一條路徑。我們通過在發行上市、交易、監管、退市方面進行相關的制度創新,形成一個可以包容、可以復制、可以推廣的經驗,再對存量市場進行改造和優化。 第三,科創板也是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非常重要的一個制度創新。大家也都知道,這幾年大量的創新類的企業紛紛到境外上市,整個境內資本市場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競爭中,它的競爭能力是需要得到提高的,科創板建設也是瞄準了這個著眼點,來提升境內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科創板也是提升上海作為全球卓越城市的能級,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全球科創中心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科創板的目的是匯集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本,投入這些中國需要突破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融合,實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科創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 目前,科創板的發展還需要市場更具包容性,這樣會方便各種頭部的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此外,還需要考慮定價的有效性,考慮投資者保護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另外,跟科創板相連的,大家談論比較多的另外還有一個注冊制,因為科創板是要試點注冊制的。我理解注冊制和核準制不是完全對立的,注冊制核準制最大的區別,無非是在發行上市過程中,政府和市場在里面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有什么樣的作用,是政府作用多一點還是市場作用更多一點。 這個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注冊制的時候審核什么,在核準制下,我們更多的可能關注企業的盈利,我甚至還要判斷它的可持續經營能力,隱含著對企業投資性審核人員得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這個我覺得核準制的要義可能是這樣一個東西。但在注冊制下,主要是判斷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齊備、一致、可理解性這些東西,但我對它的投資性不做實質性的判斷,這是在審核理念上非常大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