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發展至今已20年有余,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然而巨大的市場規模下,電動車產品卻相對落后,傳統經銷商式的銷售模式也與新零售大勢格格不入。電動車產業雖然有千億級市場的“里子”,卻缺乏千億級市場的“面子”,一頂“土帽子”被冠在電動車產業頭上。 傳統電動車一條街形象 2015年電動車產業總產銷量首度出現下滑,之后的兩年電動車產業再也沒能恢復到2014年的巔峰狀態。根據新興產業發展規律,電動車產業已經度過了其巔峰期,風口期紅利逐漸消失,此時的電動車產業需要從“高速發展”轉移到“高質量發展”上來。然而經過三年的發展,電動車產業依然沒有明顯的改觀,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常態化,部分劣質產品依然橫行于市場,這進一步阻礙了電動車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市場總產銷量下滑,核心市場過度飽和,增長受阻的電動車生產企業自然會將目光轉向邊緣市場或國際市場。然而邊緣市場諸如中國的西北、西南地區多山地,對電動車生產企業的技術要求普遍較高;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在技術要求之余還需要電動車有“面子”——時尚化是必不可少的。技術化、時尚化這兩項要求直接扼住了電動車產業的命門,較大比例的電動車生產企業在風口期“抄襲成性”,沒有培養出研發型技術人才,相關技術儲備也極度匱乏,導致這部分企業即便想向高質量方向轉型也無從入手。 當然電動車行業內不乏重視技術革新、不斷尋求突破的企業,比如新日、愛瑪、雅迪等。正是因為這些品牌的引領,電動車行業才在20余年的發展中不斷進步,時下這種引領作用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以新日電動車為例,11月9日南寧展,新日發布“變頻動力MAX”技術,采用該技術的相關產品承載能力、爬坡能力均有較大幅度提升,是新日專項針對邊緣市場開發的技術。此外,新日電動車還不斷在車型時尚化方面取得突破,連續5年獲得“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營銷環境的改善方面,新日電動車則與蘇寧集團展開戰略合作,為電動車行業打開了新零售的大門——新日在電動車高質量發展方面,再次展現出全面的引領之勢。 新日電動車進駐蘇寧 核心市場過度飽和,去產能成必然趨勢,劣質產能、低端產能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巧合的是電動車新國標也將在這一時期正式發令執行,新國標將對電動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形成強迫性助力,走向正規化管理的電動車產業也將正式擺脫“土帽子”。當然電動車產業想要謀求全新增長點,需要繼續開拓邊緣市場和國際市場,需要在技術端、時尚端、營銷端同時發力尋求變革,由此可見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