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全國學雷鋒標兵、中國敬老、愛老、助老公益形象大使劉崇和總隊長,經過幾十年的敬老、愛老、助老服務活動中所想到要在全國舉辦首屆“孝子節”,這是劉崇和和他的愛心團隊的心愿。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和老齡化時代,為此,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特別是青少年都來關愛老齡人的晚年幸福生活。這樣將會給國家的發展、社會穩定和人類文明進步都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這些活動由學雷鋒志愿者、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家、部隊官兵、教師、工人、農民、社區居民等各界群眾共同參與。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七部委。關于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和2018年5月為進一步規范孝行中華項目進社區助老服務活動項目落地與實施意見,為此成立孝子節的重大意義。 孝道來自于儒家文化,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以孝為美德,孝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文化是家庭和睦的良方,是鄰里融洽的妙劑,是社會和諧的先機。因此,在新時代里弘揚孝道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需求不但滿足,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孝道文化嚴重缺失和淡忘。萬州大橋的殘酷事件提示著我們什么?百善孝為先,因為我們缺乏一種精神和信仰,缺乏了一種責任和當擔,缺乏一種愛心和孝行,如何做好在新時代環境下做好孝道文化,弘揚孝道精神,樹立孝子模范,建立孝子節日,切實領會孝行中華的指示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孝道文化,讓天下父母盡享天倫之樂。 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人們終于明白了,幾十年過去了,得到豐富的物質和財富,卻淡忘和丟失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傳統文化,人們正在渴望回歸一個充滿孝道、仁愛、悌敬、仁義、禮智、信忠、廉恥”,和諧的社會環境,重塑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讓晚輩永遠的敬重長輩,代代傳承,讓華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 在2018年11月27日,全國學雷鋒標兵、中國敬老、愛老、助老形象大使劉崇和同志為踐行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行中華”重慶工作站的工作,前往重慶潼南龍多山景區接洽關于建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孝行中華”》示范基地的途中,跟隨行人員講到,為了更好的實現“孝行中華”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要有一個非常有核心力的主題來推動發展,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學“學雷鋒,做好事,敬孝心,愛父母。”孝子評選活動,把每年的某一日確定下來定為“法定孝子節”,需要有政府的指導,企業的支持,全民的參加,把“孝”作為人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標準和前提,植入人生信用體系,制定孝行標準,讓人人爭當孝子,為天下父母敬孝道而榮耀。劉崇和的提議法定日“孝子節”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同,是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是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最具執行力的一項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