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認為:網絡教育發展有6大浪潮,分別是互聯網+浪潮、工具化浪潮、O2O浪潮、真人一對一的浪潮、內容獲客浪潮、人工智能浪潮。第7次浪潮的猜想可能是:無人教室。 2018年11月29日,由公司主辦的以“智能產業,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8創新者年會暨第四屆創新獎頒獎盛典在北京國貿大酒店正式舉行。 大會現場,匯聚了5000名各產業創新者、行業領袖、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討論,他們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做出預判,對面臨新機遇,企業應該如何做也給出了建議。本次峰會采取“1+6”的組織架構,除了11月29日的“2018創新者領袖峰會”外,30日還將舉辦包括新技術·新動能創新者論壇、大健康創新者論壇、小程序創新者論壇、金融科技創新者論壇、企業智能服務創新者論壇、未來零售創新者論壇在內的6場垂直峰會。 在2018創新者年會上, 松鼠AI聯合創始人兼CEO周偉發表了《AI如何重構傳統學習體系》的演講。 周偉演講的核心觀點有: 1、網絡教育發展有6大浪潮,分別是互聯網+浪潮、工具化浪潮、O2O浪潮、真人一對一的浪潮、內容獲客浪潮、人工智能浪潮。 2、第7次我們對于未來的教育也有一個美好的猜想,叫無人教室,這個無人教室沒有老師,只有助教,是對未來教育領域的探索。 3、傳統的教學一個老師帶100個學生,學的好不好就要看這100個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力值的匹配度,未來基于AI我們將重構這種教學關系,仿佛有100個老師在我們的學習系統里面只服務一個學生。 以下為周偉現場演講速記: 今天最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在教育這個領域里面所經歷過的這些浪潮,大會的主題是智能生活、智能時代,其實智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隨著前面有很多次其他技術的改革,和其他技術的發生演變而來的。 可以看到網絡教育到今天的發展經歷過六次浪潮的演變。第一次是互聯網+浪潮,第二次是工具化浪潮,第三次是O2O浪潮,第四次是真人一對一的浪潮,第五次是內容獲客浪潮,第六次才是人工智能的浪潮。每一次浪潮都孕育著新技術和新硬件設備的提升。 互聯網+浪潮: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普及化 第一次浪潮起源于互聯網+浪潮,國內典型的公司有滬江、新東方在線等。滬江網成立于2001年,新東方在線2005年,大家可以看到第一次浪潮發展的時間都是在2001年到2005年之間。為什么2001年之前沒有互聯網+浪潮?什么叫互聯網+浪潮?就是把過去傳統的優質教育資源放到互聯網上,大家可以隨便的通過互聯網去獲取。 為什么發展的時間是在2001年以后?這里面有兩個大的技術背景,第一個技術背景是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中國的網絡建設真正的高速發展就是在2001年以后,大家家里用了光纖,有了寬帶,不像2000年之前上網要用Modem撥號上網,不能從網上來宕下來任何的東西。 第二個就是影像儲存技術,2000年以后慢慢有了視頻網站,影像存儲成本低了,所以你可以把優質教育資源的影像資料放在互聯網上供大家獲取,它是有一個技術背景在那兒的??梢钥吹胶芏喙就读酥刭Y去做互聯網+,YY旗下的100教育,當時雷軍和李學凌老師投了10個億進去,他們的口號就是解放教育力量,實現百分愿望,把優質的資源放在互聯網上。 互聯網+有一個好處,就是將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行普及化,所有人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只要能上互聯網就能獲取。但是它的劣勢非常明顯,就是完成率低、輟學率高,因為學習是反人性的,非??菰?,如果是單向輸出的話很難有人堅持下來。坦白講互聯網+還有一次浪潮叫電視浪潮,90年代有一種成人教育叫做電大,每個星期禮拜二下午在教育電視臺可以進行電視大學的學習,一個老教授在上面講,那種教育方式是單向輸出,沒有互動,不是個性化的,所以完成率低、輟學率比較高。 我們可以看到MOOC這種形式的互聯網+輟學率達到85%到90%,大家可以想想你自己在線上完成過多少課程?很少。我看了看微信讀書的朋友圈里面看完整本書的都沒有幾個,更別說學習了。 工具化浪潮:教學系統才是核心,工具只是輔助 第二次浪潮是工具化浪潮,它的誕生基本上是從2011年到2014年,什么叫做工具化浪潮呢?就是教學教育這個過程當中的一些工具化,比如說拍照搜題,如果有孩子的一定能夠感受到現在孩子的作業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大學畢業的學歷輔導一個初中的孩子,是有心無力的,那怎么辦?我們可以通過手機把這道題一拍上傳到某一個工具類型的網站,答案和解析步驟馬上就出來了。 為什么是2011年以后這個浪潮興起呢?這里面有兩大技術背景,一個就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4G信號出來了。原來2G信號也沒有辦法拍照搜題,拍完照它要打轉打半天,根本沒有辦法上傳,獲取一道題的答案8分鐘、10分鐘,也沒有那個時間,這是一方面。第二個方面是什么?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學生現在只要花1000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個國產像素非常不錯的智能手機。有了這兩項硬件和無線技術的支持,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浪潮來的非常兇猛,每一家公司注冊都是幾千萬用戶,月活都是幾百萬,高峰就在4點半到8點之間,大量的學生去使用。有了這些工具,我們再也不用為做作業犯愁了。 工具化浪潮可以導入大量的免費流量和用戶,他們的注冊用戶和日活非常好,但是卻無法介入到教學過程,因為他沒有教的過程,只有給你答案的過程。在這個行業里面,教學體系和教學系統才是真正的核心,工具只是一個輔助。 O2O浪潮:老師質量良莠不齊 第三次浪潮就是O2O浪潮,這個基本上發生在2014年,我們也是2014年創立的,當時出來融資,不叫O2O融不到錢。O2O公司有兩個大的技術背景,一個就是移動互聯,第二個就是移動定位的技術完善。 出來了很多這樣的公司,它能匹配到個人用戶和老師之間的位置關系,當然這些公司隨著O2O浪潮泡沫破了之后,現在非常少了。因為O2O是高頻的,教育不太適合O2O。像我們點外賣是高頻的,我每天會兩頓飯使用外賣系統,出門打車,無論是快車、滴滴也好,天天都是要出門的,需要高頻。但是老師這件事情不用天天找,找一個老師,這個老師教的好,我能跟他一年、兩年,甚至三年,所以它不是高頻的。 第二個,就是對接閑散資源減少成本,這是O2O大的核心,優質的老師一定不是閑散資源,閑散資源的老師一定不是優質的,大家都知道你的孩子如果找到一名好的老師,你還得去排隊,還得托關系交學費才行,哪有那么多閑散的資源呢?所以整個供給端也是不匹配的。 內容獲客浪潮:有效吸引用戶,競爭壁壘低 第四次浪潮就是內容獲客了,慢慢的開始切入教育的本質,因為教育你不做內容,不做教學上的研發,不做教育內容品質上面的研發,是沒有辦法提供好的教育資源給到學生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設計公司做得非常好,從2013年到2015年是一個爆發期,像洋蔥數學、愛學堂等等,他們通過把優質的教學內容進行知識點化,然后放到互聯網上提供給學生,小的知識點式的學習對于用戶吸引非常有效,這里面唯一一個不好可能先發優勢和后發優勢形成的壁壘不夠強,因為有錢就可以去做,做內容主要還是看財力上面的投入。 真人1對1浪潮:經濟效益低 第五次浪潮就是真人一對一的浪潮,這里面比較典型的就像vipabc、VIPKID、51Talk、掌門的興起,這些公司成長的非常好,像VIPKID一年能做五六十億的銷售,掌門也能做到四十億。對傳統教育行業來說,如果想做到四十億的規模必須得用十年以上,四年是不可能做到的。 為什么在線能夠做到?因為它沒有違背教育的本質,它還是以教為主,我們剛才提到的前面那四個,它都是在教育這個細分市場整個閉環里面的某一個環節,像工具化、內容等等,它不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真人一對一在線教育最大還原了線下的傳統教育模式,只是改變了物理的空間,有了資源上面一些對接的便利性,所以這類公司發展會非???。 說老實話,一對一教學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經濟效益相對來說都比較低,同時在不斷擴張的時候,還會受到老師資源因素的困擾,如果擴張的大,你的教學水平就會被稀釋。 接下來就是人工智能浪潮,也是從2014年開始興起,最主要是因為有了AlphaGo開始下棋,2015年AlphaGo沒有下棋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大家對于人工智能的了解不是很深,都認為人工智能只有6歲孩子的智力,你不能靠6歲孩子的水平去教學生,隨著AlphaGo下了兩場棋,大家會認為在這個領域里面有很多時候其實人工智能已經勝于人類的功能,所以出來了大量公司,國內外都有很多,國內現在涌入這個賽道的差不多有500家。 第7次浪潮猜想:無人教室 回顧了前6次,第7次我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剛才看論壇上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有一個猜想,我們對于未來的教育也有一個美好的猜想,叫無人教室,這個無人教室沒有老師,只有助教,是對未來教育領域的探索。 我們準備開啟松鼠AI教育新零售的先河,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把教師的成本控制的比較低,整個運營的效率會提升,然后實現教育的平等化,線上線下的無人教室都有30%的真人助教,背后的教育團隊是全職的特級或高級教師,這樣就能夠把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人工智能、互聯網的形式在每一個教室里面進行傳播。 為什么新零售一定要線下?特別教育場景為什么一定要線下?因為教育要形成閉環,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場景化給到學生,他的學習才有效,這種教育叫做有監督無干擾。 新的零售是按需分配,教育對學生是按學生的學習進度來分配,我們將基于人工智能去打造一個新的學習關系。過往的學習關系都是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的構建,有了人工智能以后,完全可以構建一個以學生個體為核心的學習體系。 目前我們在全國已經有1600多家的無人教室,涉及到300多個城市。大家可以看到整個的無人教室長的還是很漂亮的,因為沒有人的存在,所以它的空間會比較大。 我們希望通過AI這項技術能給每個孩子一位像蘇格拉底、達芬奇、愛因斯坦合體的超級AI老師,它將徹底解決我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配比關系。傳統的教學一個老師帶100個學生,學的好不好就要看這100個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力值的匹配度,未來基于AI我們將重構這種教學關系,仿佛有100個老師在我們的學習系統里面只服務一個學生。 這是我們對未來教育里面AI能給我們帶來的一些暢想,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