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pick誰?” 這兩天,你是不是也被《創造101》的小姐姐們刷屏了?但刷屏之余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創造101》的出品方除了騰訊視頻,還有騰訊音樂。哎?一家音樂平臺為什么會成為綜藝節目的出品方? 其實在這之前,騰訊音樂就已經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聯合出品方,這也是音樂平臺第一次投資如此大規模的綜藝節目,其目的在于向音樂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力自制內容。 音樂平臺也要學習Netflix 此次騰訊音樂作為《明日之子2》與《創造101》的聯合出品方,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作為數字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可能瞄準做“音樂圈的Netflix”了。 高昂的版權采購費用和差異化競爭的需求,促使Netflix自己進入原創內容領域,并在幾年間推出了包括《紙牌屋》、《怪奇物語》、《女子監獄》等斬獲了不俗口碑與播放量的爆款劇集。2018年,Netflix更是計劃要投入80億美元制作700部原創劇集和電影! 國內的視頻平臺也是如此。近兩年,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家平臺在綜藝、影視等品類都推出了優質的爆款內容,比如《鬼吹燈》《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和正在熱播的《創造101》。同時,視頻平臺也正在不斷加大自制內容的投入力度。 數字音樂平臺也面臨著與視頻平臺一樣的難題:版權成本高昂,Spotify每年收入的近70%都是版權支出。因此,在全球流媒體音樂巨頭Spotify上市前夕,外媒向深受高昂版權成本拖累的Spotify支招:向Netflix學習,自制內容。原話是:“從Spotify的長期發展考慮,它不能過分依賴買版權,必須把自己變成一家唱片公司”。 Spotify正在持續虧損,它需要學習Netflix來收緊版權購買支出 現在看來,最先把自己變成Netflix的不是Spotify,而是騰訊音樂。 騰訊音樂內容自制的3種模式 如今,在成為《明日之子2》和《創造101》的聯合出品方后,騰訊音樂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內容自制體系,包括原創音樂扶植、聯合設立廠牌、聯合投資出品3種模式。 1.原創音樂扶植 這也是音樂平臺最早的“自制內容”模式,比如業內公認的蝦米音樂的《尋光集》,去年,騰訊音樂整合旗下六大平臺推出“騰訊音樂人計劃”,并在集團內部成立了專門負責的部門,這一年來的力度之大有目共睹,而且已經看得到成績,比如近一段時間大火的中國風《離人愁》,就參與了騰訊音樂人計劃。這些優質內容的持續推出,可以大大提升平臺在內容曲庫上的優勢。 2.聯合設立廠牌 今年1月份,騰訊音樂與索尼音樂聯合建立電音廠牌Liquid State,這也與如今視頻平臺的“內容自制”模式相似,即“互聯網平臺+內容制作方”的組合,就像《奇葩說》的愛奇藝+米未傳媒、《明日之子》的騰訊視頻+哇唧唧哇,“騰訊音樂+索尼音樂”組合,平臺直接介入上游音樂內容的創作。 Liquid簽約音樂人ZHU發布簽約后的第一首單曲 3.聯合投資出品 今年4月,騰訊音樂一下成為《明日之子2》和《創造101》兩檔大熱網綜的聯合出品方,在此之前,這種模式是,數字音樂平臺向節目制作方購買音頻版權,買《好聲音》買《歌手》,這種方式與采買唱片公司版權一樣,到期需要重新續約。而成為出品方,內容就是自己的,不用再為到期擔心。 這種跨界融合的模式還有復制的更多可能,比如“音樂+游戲”、“音樂+電影”、“音樂+電視劇……“音樂+游戲”,我們也已經看到了先例,比如王者榮耀《百里守約》《智商二五零》等英雄主題曲,而如果騰訊音樂成為某部電影或電視劇的出品方,擁有眾多類似《涼涼》《小幸運》《追光者》《體面》等大熱影視歌曲,其在內容層面將擁有不可比擬的差異化優勢。 當然,在未來,這種模式也并非騰訊音樂獨有,比如“蝦米+優酷”(可以預見,優酷即將在上線的《這!就是對唱》的歌曲也只能蝦米音樂聽)。不過,再往更大的平臺聯動上比較,騰訊音樂更具優勢,在騰訊系內,其影視、文學、動漫、游戲等“泛娛樂”內容更強,與音樂的融合的空間更大。 我們再用圖直觀地看一下這個“內容自制”體系: 可以看到,騰訊音樂的“內容自制”的生態體系已經初步顯現,而且這些內容涵蓋流行、電音、獨立音樂等多種類型。“自制內容”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如Netflix“原創內容”正成為其核心競爭力,“自制內容”也是未來數字音樂平臺內容差異化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自制內容”可以與其他業務進行融合與反哺,優質的“自制內容”會吸引付費訂閱用戶,提升用戶訂閱收入,也可以與數字專輯結合,可以探索出更多玩法。 為什么領先的一定是騰訊音樂? 從成為《創造101》與《明日之子2》的聯合出品方,可以看到,騰訊音樂在“內容自制”這件事上,又走在了數字音樂平臺前面。 而縱觀騰訊音樂幾次大的發展節點,就能明白“為什么領先的一定是騰訊音樂”。因為,騰訊音樂在戰略上,基本都走在其他平臺前面。從最早的正版化布局,到推出“數字專輯”進行音樂付費探索,到融合K歌、直播進行多元化商業模式構建,再到如今的內容自制,騰訊音樂的每一步,都更具前瞻性。除此之外,還有更大格局的戰略布局,2016年,騰訊拆分旗下QQ音樂、全民K歌,與酷狗酷我合并成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17年12月戰略入股Spotify、現如今瞄準IPO,都讓我們對其刮目相看。 商業競爭中,空談情懷無用,唯有靠能力與實力說話。也正因為如此,更具前瞻性、更大格局的騰訊音樂,才能夠一路領先,指引著中國數字音樂的未來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