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視為“AI界春晚”的英偉達GTC大會召開,再度引發市場對AI算力產業鏈的關注。與此同時,國內互聯網龍頭即將發布的2024年年報,或進一步明確國內大廠資本開支的擴張趨勢。海外技術突破與國內產業升級共振,所驅動的科技浪潮仍在持續擴散。多家機構預計,中期科技產業趨勢或仍占優。中信建投證券認為“AI+”已轉入景氣驗證階段;申萬宏源證券繼續推薦國內AI算力和應用、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光大證券關注政策在資本市場有映射的TMT、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科技成長板塊。 匯安基金行業主題組基金經理單柏霖指出,科技賽道中的諸多板塊目前都處于較高的景氣度上,盡管科技賽道整體的估值獲得了提升,但內部細分板塊的相對估值處于不“均衡”的狀態。隨著科技產業的演繹,業績驅動將成為科技賽道的主要矛盾。在AI國產算力和應用領域,單柏霖預計,國內CSP CAREX擴張上行周期,業績有望落地;CSP廠商加速AI產品布局與落地,產業鏈也有望受益。 雖然AI行情有望持續演繹,但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科技賽道細分領域眾多,且波動性較大,專業性和投資門檻較高,借助相關的公募基金產品來曲線入市或性價比更高。 單柏霖管理的匯安成長優選混合型基金(A類005550,C類005551)就是目前AI含量較高的主動權益產品。重點關注AI領域,目前投資范圍包括通信、軟件、互聯網應用、半導體等。受益前瞻布局,該基金累計單位凈值還創下近一年來新高。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3月18日,匯安成長優選混合A(005550)累計單位凈值1.4248元,創近一年來新高。 作為基金經理,單柏霖投研功底深厚,系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工程學碩士研究生,曾在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研究所擔任系統開發工程師,后加入券商擔任行業研究員,從事科技相關行業與個股研究。2020年7月加入匯安基金后,單柏霖負責科技板塊行業與股票研究工作,后擔當基金經理,逐漸形成了“產業趨勢研究為基,科技成長投資為翼”的投資風格,采取“以景氣度研究為基,洞察估值演繹邏輯,同時審視長期維度確定性”的鐵三角投資框架,擅長結合景氣度和估值變化建立主動投資決策。此外,匯安基金采用投研一體化架構,也為基金運作持續賦能。 面對市場波動,匯安基金單柏霖指出,科技板塊的波動性反映了市場對估值和成長性的預期變化。因此,投資者在選擇主動管理類產品時,需要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考量。不過波動也提供了重新審視和布局的機會,而企業成長的兌現才是長期價值的根本來源。投資者需要對高波動性保持理性,同時關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實際進展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