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報道安徽省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經濟開發區違規侵占的現象,涉及開發區內數百家企業,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明星公司科大訊飛。隨后,有媒體質疑科大訊飛“打著高科技旗號拿地”。 16日凌晨,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在上市公司溝通平臺回應稱,“公司多年來堅守主業,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于房地產開發銷售”。 其還釋疑“拿地”傳言稱,科大訊飛在省外各地設立分子公司主要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渠道建設、本地化的服務和管理,以及更好的在地方推動人工智能的新業務應用,并且科大訊飛在各地成立分子公司原則上不拿地,以避免形成過重的資產,除非在當地有較大的區域研發中心的布局。 據科大訊飛官方披露的信息顯示,科大訊飛目前在省外的分子公司中,僅在天津(2014年,30畝)、廣州(2016年,面積6.78畝)取得了土地,用地規模上也都是為了滿足公司在當地的研發需求,根本沒有利用土地進行資產運作的考慮。在安徽省內,除了合肥總部之外,僅在蕪湖和宣城涇縣有土地,蕪湖(990.4畝)是舉辦安徽信息工程大學的辦學用地,涇縣(24畝)是子公司的研發和培訓基地。 根據科大訊飛官方微博早先發布的聲明,涇縣經濟開發區侵占自然保護區一事,作為入駐企業之一,科大訊飛并不知情,并且在科大訊飛入駐前,開發區內已有上百家企業。同時,位于觀塘科技島的研發中心是作為支援革命老區經濟建設和扶貧工作的招商引資項目, 此外,科大訊飛還在官方聲明中表態稱,公司已經妥善安排了研發中心的日常工作,停止開發區內運營,全面配合整改。 |